豆芜菁的学名
Epicauta gorhami Marseu1鞘翅目,芜菁科。别名白条芫菁、锯角豆芫菁。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
豆芜菁的寄主
大豆、菜豆、豇豆、蚕豆、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苋菜、蕹菜等。
豆芜菁的为害特点
成虫群聚,大量取食叶片及花瓣,影响结实。
豆芜菁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5—18.5mm,宽2.6—4.6mm;体和足黑色;头红色,具1对光亮的黑瘤,有时近复眼的内侧亦为黑色;前胸背板中央和每个鞘翅中央各有一条由灰白毛组成的宽纵纹,小盾片、翅侧缘、端缘和中缝、胸部腹面两侧和各足腿节、肠节均被白毛,以前足密,各腹节后缘有一条由白毛组成的宽横纹;触角黑色,基部4节部分红色。
雄虫触角3—7节扁平,向外侧强烈展宽,锯齿状,每节外侧各有一条纵凹槽,第7节的凹槽有时浅而不明显;雌虫触角丝状;前胸长稍大于宽,两侧平行,自前端l/3处向前束缩,盘区中央有一条纵凹纹,在后缘之前有一个三角形凹洼。雄虫前足腿节端半部腹面和肠节腹面密布金黄色毛,跗节基部细棒状,端部腹面向下强烈展宽呈斧状,雌虫的端部则不明显展宽。
卵椭圆形,大小约3×l(mm);黄白色,表面光滑;70一150粒卵组成菊花状卵块。幼虫复变态,各龄幼虫形态不同。1龄幼虫似双尾虫,体深褐色,胸足发达,末端有3个爪;2、3、4和6龄幼虫似脐螬;5龄幼虫呈伪蛹状,全体被一层薄膜,光滑无毛,胸足呈乳突。蛹长约15mm,黄白色,复眼黑色;前胸背板侧缘及后缘各着生9根长刺;第1—6腹节后缘具一排刺,左右各6根;7—8腹节左右各5根。翅芽达腹部第3节。
豆芜菁的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年发生1代,湖北年发生2代,均以5龄幼虫(伪蛹)在土中越冬,翌春蜕皮发育成6龄幼虫,再发育化蛹。一代区于6月中旬化蛹,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发生与为害期;二代区成虫于5—6月间出现,集中为害早播大豆,而后转害茄子、番茄等蔬菜,代成虫于8月中旬左右出现,为害大豆,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转移至蔬菜上为害,发生数量逐渐减少。成虫白天活动,尤以中午盛,群聚为害,喜食嫩叶、心叶和花。成虫遇惊常迅速逃避或落地藏匿,并从腿节末端分泌含芫菁素的黄色液体,触及皮肤可导致起泡。
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交配后的雌虫继续取食一段时间,而后在地面挖一5cm深、口窄内宽的土穴产卵,卵产于穴底,向下有粘液相连,排成菊花状。然后用土封口离去。成虫寿命在北京为30一35天,卵期18—21天,孵化的幼虫从土穴内爬出,行动敏捷,分散寻找蝗虫卵及土蜂巢内幼虫为食,如未遇食,10天内即死亡,以4龄幼虫食量,5—6龄不需取食。
豆芜菁的防治方法
冬耕可消灭部分越冬的伪蛹,成虫发生期可施用广谱性杀虫剂,按常规浓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