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性疫病症状
又称性黑枯病、缩叶病、烂头病等。分布在各植桑区。主要为害新梢和嫩叶,使叶片出现褐斑或腐烂、卷缩,顶芽枯萎或新梢变黑,致减产20%.常见有黑枯型和缩叶型两种。黑枯型 常因侵染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类型症状。病菌由叶片气孔侵入后引发点状黄褐色斑,四周叶肉略褪绿;病菌从叶柄或叶脉处的伤口侵入维管束,叶片上出现多角形不规则斑,初油渍状,后呈黄褐色,有的融合成一片,造成叶片变黄或脱落;病菌从叶梢侵入时,致嫩叶或嫩梢变黑腐烂,成为烂头状,湿度大时,病部溢有淡黄色菌脓;病菌从枝条表皮侵入,病部隆起,现长条或梭形斑,上部较多;病菌从韧皮部侵入至木质部或髓部时,出现的条斑多为棕褐色。缩叶型 染病叶片现褐色近圆形斑点,后病部穿孔,叶缘褐变,叶片烂腐或四周组织褪绿;叶脉染病,病叶向背面卷缩似缩叶状,严重时脱落;新梢染病现龟裂状梭形黑色大斑,顶芽枯萎变黑。上述两型在高温多湿条件下,病部溢出浅黄色粘附物--“溢脓”,干燥后菌脓凝结成有光泽的小珠或呈菌膜状。
桑性疫病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ori (Boyer et Lambert) Young et al.称丁香假单胞菌桑致病变种,属。菌体短杆状,大小1.4×3.2(um),两端钝圆,极生1-10根鞭毛,无英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半透明,圆形,中间凸起,边缘较整齐。生长温限2-35℃,生长适温25-30℃。湿热致死温度48℃,10分钟,干热90℃致死,适应pH5-9,适pH6.3-8.0.
桑性疫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桑树枝条、冬芽活组织中越冬,有报道也可在土壤中腐残枝上越冬。翌春病原大量繁殖,侵染新萌发的芽和叶,造成芽叶发病,成为早春初侵染源。湿度适宜时病部溢出菌脓,经风雨、昆虫、枝叶等接触后传染到嫩梢或嫩叶上,从伤口或气孔侵入进行再侵染。带病树苗、接穗进行远距离传播。高温多湿,暴风雨多的季节,气温骤升或虫害猖獗,伤口多时易发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白皮火桑、毛叶大种、桐乡青、延农55号、黄鲁头、湖桑7号易染病。
桑性疫病防治方法
(1)选用湖桑13号、湖桑199、6301、580l、凤城l号、农桑8号、农桑18号、育2号、育151、南1号、梨叶桑、大种桑育2号、黑鲁桑等抗病品种。
(2)冬剪病梢,春剪病芽、病枝,减少菌源。
(3)嫁接时严格选择接穗,发现有病接穗及时汰除,苗地发现病苗及时挖除,并喷洒0.7%波尔多液或 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4)发病初期用土霉素300-500mg/kg或链霉素100mg/kg或15%链霉素与1.5%土霉素混合液的 500倍液喷洒嫩梢、嫩叶,隔7-10天1次,连续3-4次可控制病情扩展,如用0.1%铜氨液(50g硫酸铜加12%氨水500m1,对水50kg)隔2天1次;连防2次也有较好预防效果。
(5)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同时再用500倍液灌根,也可抑制该病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