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软腐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该病在生长旺盛时期遇高温多湿天气往往引起大流行,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防治困难等特点,给生产上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掌握芋头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病症状:属性病害,主要为害叶柄基部或地下球茎。叶柄基部染病,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无明显边缘的病斑,扩展后叶柄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或叶片变黄而折倒。球茎染病逐渐腐烂。该病发生剧烈时病部迅速软化、腐败,终至全株枯萎以至倒伏,病部散发恶臭味。
发病规律
1、初侵染源 芋属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种子带菌率很高,病原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同时也借带菌种子作远距离传播。如果田间发病,病原菌可以随病株体在土壤中长期存活越冬,当温、湿度等条件适宜时,便开始侵染为害。
2、传播途径 病原菌及植株病部溢出的菌脓不能破坏完整的植物组织,但可以从开口的气孔,皮孔、伤口处侵入,在细胞间隙进行繁殖发育,分解细胞,造成空穴,空穴中充满,溢出以后成为菌脓,病原随雨水、农事操作及地下害虫活动等在田间进行辗转传播。
3、雨水、灌溉水传播 该病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大风大雨过后,尤其是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水淹畦面,随着雨水传播到其它球茎通过皮孔或者伤口侵入,也可以随着灌溉水的流动在田间传播。
4、农事操作传播 施用未腐熟农家肥、种植过密、生长过旺、割仔芋、施肥培土,造成球茎根须产生伤口,增加病菌的侵染机会。
5、地下害虫传播 地下害虫多时,咬伤球茎,造成叶柄基部或地下球茎伤口多,有病菌来源时,遇高温多湿条件病害大流行。只要田间有10%的植株发病,其菌量就足够使整块田发病。
防治方法
1、种子:芋头软腐病是种传病害,种子带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种子工作,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浸种30分钟,可以有效的种子表面的病菌。
2、合理轮作:该病害为土传病害,可以随病株体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因此要实行轮作,与水生作物(水稻、马蹄)轮作2-3年。
3、土壤:使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每亩用量75-100公斤,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高土温,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4、加强田间管理: 将病株和杂草及时到田块外烧毁。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畦种植,合理密植。禁止在雨天和雾水未干的天气进行农事操作,割仔芋要小心,勿伤母芋,施肥、除草不伤根,避免有伤口侵入为害。
5、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金龟子,蝼咕,地老虎。主要以幼虫啃食母芋,使母芋表面形成伤口,易被病菌侵入。结合施重肥可选用茶麸、阿维·毒死蜱、阿维·二螓磷等进行防治。
6、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开始腐烂或水中出现发酵情况时,要及时排水晒田;然后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亩施药液75~100升,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