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缩果病别名
枣黑腐病、枣铁皮病、雾抄、雾掠、烧茄子病
枣缩果病分布为害
枣缩果病俗称干腰、黑腰、束腰病,是枣果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日趋严重,病果率10%-50%,严重年份达90%以上,甚至绝收。
病果失去食用价值。
枣缩果病症状
枣果在白熟期开始出现症状。初期在果实中部至肩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果面病斑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病斑不断扩大,向果肉深处发展。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黄褐色果肉有苦味,病斑外果皮收缩;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整果尤光泽,果肉由淡绿色转赤黄色,果实大觉脱水,侧出现纵向收缩纹,果柄也变为褐色或黑揭色。
比健果提早脱落。果实瘦小,失水皱缩萎蔫,果肉色黄。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味苦。
枣缩果病病原
病原为噬枣欧文氏菌Erwininauiubovra Wang cai Feng eL gao,属。
枣缩果病发病规律
在大部分枣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靠昆虫、雨水传播。7月下旬开始出现病斑,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在8月中旬(果洼变红至全果1/3变红),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尤其有间断性阵雨或连续大雾天气,更有利于病害发生,同株发病率大果高于小果。枣缩果病诱使果柄形成离层,果实瘦小且提前脱落,果肉变苦,糖分下降,直接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枣缩果病防治措施
(1)秋冬季节枣园病果烂果,集中处理。若大龄树,在枣树萌芽前刮除并烧毁老树皮。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合理间作。改善枣园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枣缩果病发病期,可用25%叶枯唑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农川硫酸链霉索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8~10灭喷1次,连喷2~3次,兼治害虫。可在上述药液中混入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4000倍液,以杀死传病昆虫。这样可好果率在95%以上。
(3)加强对刺吸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传病昆虫的密度。
(4)于秋末冬初、冬末春初,各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