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叶枯线虫病在菊花病害中是常发的一种病害,而且危害也比较大,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发生,那么我们对菊花叶枯线虫到底了解多少呢?今天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菊花叶枯线虫病的特征以及防治技术。
菊花叶枯线虫病是菊花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的上海、南京、合肥、广州、长沙、昆明、浙江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菊花叶片,导致叶片变黄早落。该线虫除危害菊花外,还危害翠菊、金光菊、大丽菊、百日草等多种菊科植物,以及珠兰、百合、蒲包花、飞燕草、夹竹桃等花卉。
菊花叶枯线虫病症状:
该线虫主要危害叶片,同时也能侵染花芽和花。一般植株下部叶片***先受害。受线虫侵染的叶片,侵入点处很快变褐。以后褐色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而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叶片卷缩,凋萎下垂,造成大量落叶。花器受侵染后,花不发育,即使开花,也长得细小畸形。花芽、花蕾干枯或退化,有的花芽膨大而不能成蕾。发病严重植株,开花前即枯死。
菊花叶枯线虫病病原:
病原为菊花叶线虫(Apholonchoidesritsomabsi),隶属滑刃线虫属。雌虫体细长,两端渐细,体环宽约1微米,有4条侧线。头部半球形、缢缩。口针长约13微米,基部球小,食道前体部细,中食道球大、卵圆形,中食道球瓣显著,位于中食道球中部或略前;背、腹食道腺开口在中食道球,前者位在瓣前,后者位于瓣后。神经环生在中食道球后,排泄孔位于神经环后0.5-2个体宽处。食道与肠连接处不显著,无贲门瓣。阴门横裂、凸起。卵母细胞多行排列。后阴子宫囊长超过肛阴距的1/3。尾长圆锥形,末端形成尾突,其上是1-4个小尖突。雄虫体前部和消化系统的形态特征似雌虫;体后部后腹部弯曲超过1800,单精巢,前伸;交合刺粗短,玫瑰刺状,光滑,无喙突;尾部长圆锥形,有3对尾乳突。该线虫寄主范围广,可为害菊花、翠菊、绣线菊、万寿菊、大丽菊、长春花等观赏植物及蔬菜和草莓、杂草在内的40个属200种植物。四川、贵州、云南均有该虫发生的正式记述。
菊花叶枯线虫病发病规律:
病原线虫在病株、病残体和野生寄主苣买菜、繁缕、飞燕草等植株上越冬,一般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从叶子气孔钻入组织内危害。整个发育周期在被害组织内完成。只要温、湿度适宜,线虫全年都可繁殖。
菊花叶枯线虫病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疫区扩大。目前我国只有四川、贵州、云南对其进行了报道,其它省市是不是这种线虫尚需鉴定。因此应严格检疫,防止病区扩大。
(2)及时侵染源,病叶、病花、病蕾应及时摘除,集中深埋或烧毁。被线虫污染的温室土壤、盆土可用蒸汽或阳光曝晒,也可用一块铁板下面加温,把土壤全部在铁板上烘烤一遍,杀灭土壤中的线虫。
(3)选用健康无病的插条作为切花繁殖材料,也可用不被该线虫侵染的顶芽做繁殖材料。
(4)露地栽培时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浇水传播,必要时采用避雨栽培法,防止雨水飞溅传播。
(5)种苗处理。扦插之前用50℃温水浸泡插枝10分钟。
(6)药剂防治。施用3%呋喃丹(克百威)颗粒剂或10%力满库(克线磷)颗粒剂,每平方米2-4g,穴施、沟施或撒施于根际土壤,或直接施药后覆土再浇水,有较好防效。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菊花叶枯线虫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菊花叶枯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