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菌核病分布为害
菌核病在黄瓜全生育期均能发生,是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为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常引起黄瓜烂瓜、烂蔓,产量损失很大。
黄瓜菌核病症状
主要在成株期发生,地上各部位均可发病,常见的是茎蔓、瓜条受害。茎蔓发病,多在近地面20-30cm处,尤其多在头几朵花的残花处发病。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迅速向上下扩展使病部扩大,有的可达10-20cm.病部生有白色菌丝层,同时伴有水珠发生,随之茎蔓部组织腐烂,在病茎表面和髓部形成少量黑色菌核。瓜条发病,多由残花尊处先发病,初呈暗色水浸状腐烂,向上蔓延至瓜尖直至整个瓜条。瓜条病部褐色,水烂,表面长满棉絮状白色菌丝,3-5天后在菌丝层内一长出黑色菌核。菌核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多数菌核似鼠粪状。一个病瓜上有菌核少则十几个,多则一百多个。瓜条病部扩展至瓜条一半以上时,病瓜多半坠落,少数悬挂茎蔓上失水成为僵瓜。
黄瓜菌核病病原
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t. ,属子囊菌亚门。
黄瓜菌核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混在种间的菌核随播种进人田间。第二年春天越冬菌核萌发产生子变盘露出土面弹射散出子尖孢子,在空中飘浮移动,接触黄瓜即从伤口或瓜条残花部侵人,引起发病发病瓜条的残花病后脱蕾,掉落在植株茎蔓、叶片上,也可引起茎蔓、叶片发病。
黄瓜菌核病防治措施
(1)采收后田园,随之深翻土地,有条件的保护地,在上茬收获后。可灌水闷棚1个月左右,可杀灭土壤中的大部分菌核。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方式,阻隔子囊抱子释放。在子囊盘出土期,勤中耕,松土,铲除出土的子蔓盘。上午闭棚提温,下午放风排湿,创造不利于病菌萌发侵染的温、湿度条件。
(2)可选川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每亩1kg喷洒,或50%腐霆利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涂抹茎蔓病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