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二化螟

2013/6/6 3456.TV病虫害防治

稻二化螟别名蛀心虫、蛀秆虫、枯心虫

稻二化螟分布为害

二化螟Chilo suppressrz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南北稻区普遍发生,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一般年份因二化螟为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达30%以上。近年来,各地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均呈上升趋势。主要寄主有水稻、茭白、玉米、甘蔗、小米、芦苇、蚕豆、油菜等。

稻二化螟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5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根茎、茎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由于越冬场所不同,1代蛾发生极不整齐。螟蛾有趋光性和喜欢在叶宽、秆粗及生长嫩绿的稻田里产卵,苗期多产在叶片上,圆秆拔节后大多产在叶鞘上。初孵幼虫先侵人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到2-3龄后蛀人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初孵幼虫,在苗期水稻上一般分散或几条幼虫集中为害;在大的稻株上,一般先集中为害,数十至百余条幼虫集中在一稻株叶鞘内,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为害。二化螟幼虫生活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故越冬死亡率低。天敌对二化螟的数量消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尤以卵寄生蜂更为重要,应注意保护利用。

稻二化螟为害特征

为害分孽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稻二化螟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冬作,迟熟麦子、油菜和留种绿肥田,应安排在虫少的晚稻田,虫多的稻草早作处理,以减少越冬虫源。灌水杀蛹一也可减少虫源,在二化螟幼虫初蛹期,采用拷、搁田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至化蛹高峰期,灌深水(10cm以上)3-4天,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冬春季铲除田边杂草,拾毁外露稻桩,及早春耕灌水,杀死越冬幼虫。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稻田农事操作,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其本身抵抗二化螟侵害的能力。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螟害能力;稻田二化螟各类寄生、捕食性天敌较多,螟卵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幼虫有寄生蜂、线虫等天敌;另外,还有蜘蛛、青蛙、蜻蜓等捕食性天敌。在防治二化螟的同时,应防止对天敌的伤害,提高天敌对二化螟的控制作用。

(2)必须做到狠洽1代,既可保苗,又可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在一般年份二化螟孵化高峰后3天内打药防治枯鞘和枯心苗;在各类型稻田的孵化始盛期到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每亩用5%氟铃脲乳油30-50ml,或48%毒死蜱乳油80-100ml,或18%杀虫双水剂200ml,或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40g,或20%三唑磷乳油100ml,加水30-50kg,均匀喷雾。

免费加群

上一篇: 稻三化螟

下一篇: 黄瓜性角斑病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