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黑尾叶蝉别名黑尾浮尘子
稻黑尾叶蝉分布为害
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属同翅目,叶蝉科。各地均有分布,而以江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发生较多。是国内稻区的重要害虫,除直接为害水稻外,还可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等。
稻黑尾叶蝉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年发生5-6代,华南7-8代,田间世代重叠,主要以若虫和少量成虫在冬闲田、绿肥田、田边等处越冬,主要食料是看麦娘。成、若虫均较稻飞虱活泼,受惊即横行或斜走逃避,惊动剧烈则跳跃或飞去。成虫白天多栖于稻丛中、下部,晨间和夜晚在叶片上部为害。卵产于水稻或稗草上,多从叶鞘内侧下表皮产人组织中,单行排列,每块卵11-12粒;繁殖力较强,每雌平均可产120粒卵以上。若虫多群集于稻丛基部,少数可取食叶片和穗,具体位置随水稻生育期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较褐飞虱位置稍高;若虫期短14-16天。冬季温暖,降雨少,越冬死亡率低,带毒个体体内病毒增殖速度较快,传毒力较强,翌年较易大发生。该虫喜高温干旱,6月份气温稳定回升后,虫量显着增多,至7、8月份高温季节达发生高峰,凡夏季高温干旱年份,一般有利于该虫的大发生;但持续30℃以上高温会降低存活率和繁殖力。
栽培制度与栽培技术是影响叶蝉发生的重要因素,单、双季混栽区发生量大、为害重。早栽、密植以及肥水管理不当而造成稻株生长嫩绿、繁茂郁蔽,田间湿度增大,亦有利于该虫发生。
稻黑尾叶蝉为害特征
成、若虫均以针状口器刺吸稻株汁液,水稻分孽期多集中于稻丛基部,被害处呈现许多褐色斑点,严重时植株发黄或枯死;但黑尾叶蝉传播水稻病毒病造成的为害更重,所传病害有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黄萎病以及簇矮病和东格鲁病等多种。
稻黑尾叶蝉防治措施
(1)①种植抗性品种,选用抗(耐)虫良种,在双季稻区注意迟熟早稻和早播晚稻的抗(耐)虫性及抗病毒性,以减少后季稻的虫源和病毒源;春季在越冬若虫未羽化前及时犁翻贩田和长势差的绿肥田;分孽期排水耘田糊虫,田滕种豆或留草皮,收种期间不搞“三面光”,为蜘蛛等留下栖息场所。②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尽量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③加强肥水管理,提高稻苗健壮度,防止稻苗贪青徒长。④放鸭啄食。
(2)百丛虫口达300-500头,病毒流行地区百丛虫口达50100头时,需在2,3龄若虫高峰期及时用药,药剂有5%氯氟氰菊酷2000倍液,或10%毗虫琳2000-2500倍液,或20%叶蝉散500倍液,或25%噻嗪酮2000-2500倍液,或50%抗蚜威3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90%杀虫单1000倍液,每亩兑水40-50kg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