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天牛成虫体长20一35mm,体背生有黑色和虎皮色的绒毛斑纹。头部、触角l、2节和腹面及足均生稀疏的黑色绒毛;触角3节端部有黑簇毛。每个鞘翅上具十多个黑色条纹构成的龟壳状斑块。卵长椭圆形,白色或黄色。末龄幼虫体长60mm左右,扁圆筒形,乳白色。全体均被稀疏细长毛,前胸背板黄褐色,有明显的侧沟,中央具白纵纹,前缘深黄褐色,后半部具深褐色“山”字形盾状隆起,隆起两侧各具陷斑1个。裸蛹乳白色,近羽化时黑色。
【龟背天牛学名】:
Aristobiatestudo(Voet)稍翅目,天牛科。分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陕西等省区。
【龟背天牛寄主】:
龙眼、荔枝、番荔枝、李、无患子等。
【龟背天牛为害特点】:
幼虫钻蛀树干。
【龟背天牛形态特征】:
龟背天牛成虫体长20一35mm,体背生有黑色和虎皮色的绒毛斑纹。头部、触角l、2节和腹面及足均生稀疏的黑色绒毛;触角3节端部有黑簇毛。每个鞘翅上具十多个黑色条纹构成的龟壳状斑块。卵长椭圆形,白色或黄色。末龄幼虫体长60mm左右,扁圆筒形,乳白色。全体均被稀疏细长毛,前胸背板黄褐色,有明显的侧沟,中央具白纵纹,前缘深黄褐色,后半部具深褐色“山”字形盾状隆起,隆起两侧各具陷斑1个。裸蛹乳白色,近羽化时黑色。
【龟背天牛生活习性】:
广东、广西年生1代,以幼虫在龙眼、荔枝等枝干内越冬。从6月上旬一11月下旬,田间均可见到成虫,7—9月多。成虫羽化后先在荔枝、龙眼、葡萄等的嫩梢皮层取食,嫩梢枯死,多把卵产在枝干或枝桠杈口的皮层下。初孵幼虫先在树皮下蛀食,后逐渐蛀入枝干的木质部,形成扁圆形纵向蛀道。幼虫从上向下蛀害。老熟幼虫在蛀道的宽敞处用分泌物和粪便堵住两头作茧室化蛹。
【龟背天牛防治方法】:
(1)及时剪除有虫枝条,捕杀成虫。也可用小刀剔除树皮产卵处的虫卵及初孵幼虫。利用小铁丝钩杀幼虫。
(2)在成虫羽化盛期、产卵前的7月份,利用其假死性突然摇动树枝使其落地及时捕捉成虫。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龟背天牛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龟背天牛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