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带菌种子带菌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来源。种子带菌率越高,病害发生就越普遍,为害也越重。圆果种黄麻高度抗病,在田间很少发生。7~8月份风雨频繁,特别是遭台风袭击,可引起病害严重流行。土壤干燥、贫瘠的麻地及连作地发病较重。
【黄麻茎腐病简介】:
异名黄麻黑星病、黄麻黑斑病。 病原黄麻尾孢CercosporacorchoriSawada,属半知菌亚门。 危害国内外长果种黄麻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分布各黄麻产区均有发生。
【黄麻茎腐病为害症状】:
黄麻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为害子叶、真叶、茎和蒴果。
(1)子叶:发病初期子叶上出现黄褐色至褐色小圆点,后逐渐扩大成褐色至黑褐色的近圆形斑。叶缘的病斑多呈半圆形。发病子叶易脱落。
(2)真叶:初生黄褐色至褐色小圆点,后扩大呈多角形或不整圆形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外缘往往褪成黄绿色。当病叶变黄将凋落时,病斑外缘的叶绿素有时不褪,形成绿色的晕圈。叶柄受害,产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红皮或淡红皮品种的叶斑周缘通常呈现紫红色的晕圈。
(3)茎杆:茎部发病,病斑黑褐色,梭形、近椭圆或不规则形,初期表面平整或略隆起,后期有的稍凹,严重的可深入木质部而使之变褐色。在淡红皮品种上的病斑,通常呈现紫红色的晕圈。
(4)蒴果:蒴果受害多在乳熟期,初生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并可深入到内部而使种子带菌。 湿度大时,叶片病斑上生有灰白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部无明显霉状物。
【黄麻茎腐病病原物】:
(1)形态:
①分生孢子梗。丛生,不分枝,顶端钝圆,褐色,越向上部颜色越淡,大小(21.4~73.6)微米×(5.2~6.8)微米,具0~5个隔膜。
②分生孢子。无色,鞭状,直或稍弯,基部较粗,向顶部逐渐变细,大小(18.9~92.5)微米×(4.7~6.2)微米,具4~6个隔膜。
(2)特性:分生孢子在28℃的清水中经过2小时,发芽率可达80%以上。
【黄麻茎腐病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部越冬,种子表面不黏附孢子。病菌也能随病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 幼苗子叶受害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黄麻茎腐病发生因素】:
种子带菌种子带菌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来源。种子带菌率越高,病害发生就越普遍,为害也越重。圆果种黄麻高度抗病,在田间很少发生。7~8月份风雨频繁,特别是遭台风袭击,可引起病害严重流行。土壤干燥、贫瘠的麻地及连作地发病较重。
【黄麻茎腐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子。
②适当深耕,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及时进行排灌等均可减轻发病。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黄麻茎腐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黄麻茎腐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