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黑穗病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此病自中国推广杂交高粱后曾一度发病率大为下降20世纪80年代,丝黑穗病为高粱生产中主要病害。在辽宁、吉林、山西等省又严重发生。
【高粱黑穗病症状】
丝黑穗病:发病初期病穗穗苞很紧,下部膨大,旗叶直挺,剥开可见内生白色棒状物,即乌米。苞叶里的乌米初期小,指状,逐渐长大,后中部膨大为圆柱状,较坚硬乌米在发育进程中,内部组织由白变黑,后开裂,乌米从苞叶内外伸,表面被覆的白膜也破裂开来,露出黑色丝状物及黑粉。
散黑穗病:主要为害穗部。病株稍有矮化,茎较细,叶片略窄,分蘖稍增加,抽穗较健穗略早。病株花器多被破坏,子房内充满黑粉。病粒破裂以前有一层白色至灰白色薄膜包裹着,孢子成熟以后膜破裂,黑粉散出,黑色的中柱露出来。病穗多数全部发病,偶有个别小穗能正常结实。
坚黑穗病:主要为害穗部,穗期显症,病株不矮化,为害穗部,只侵染子房,形成一个坚实的冬饱子堆。一般全穗的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外膜较坚硬,不破裂或仅顶端稍裂开,内部充满黑粉。病粒受压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中间留有一短且直的中轴。
【高粱黑穗病病原】
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teiliana 称高粱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球形至卵圆形,暗褐色,壁表具小刺。散黑穗病:Sphacelotheca cruenta称高粱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堆上具有菌丝体组成的灰白色被膜,冬孢子暗褐色,球形至卵球形,表面具隐约可见的花纹。坚黑穗病:SPhacelotheca sorghii称高粱坚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孢子堆生在子房里,圆筒形或圆锥形,先包有坚实褐色或薄而灰色的一层被膜,后破裂暴露,抱子块深红褐色,中心具短中轴,孢子球形至卵形,浅褐色至红褐色。
【高粱黑穗病发生规律】
病原以冬孢子形式在土壤、粪肥和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以土壤带菌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此病为一种幼苗系统侵染病害,从种子发芽到幼芽1.5cm长为适宜的侵染时期。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土壤温度及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5cm深的土壤温度在15℃左右,土壤含水量为18%-20%时,利于侵染发病。土温低、播种过早、覆土过厚,引起高粱发芽出苗慢,使侵染期延长,发病重。连作田、翻地整地粗放、墒情不好的地块发病重。
【高粱黑穗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秋季深翻,适时播种,播种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提高播种质量,使幼苗尽快出土,拔除病穗,集中深埋或烧毁。
温水浸种。用45—55℃温水浸种5分钟后接着闷种,待种子萌发后播种,既可保苗又可降低发病率。
种子处理,可用下列药剂:
2%戊唑醇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3%;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
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5%;
40%拌种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200g/l00kg种子;
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150g/10Okg种子;
5%R—烯唑醇种子处理粉剂300—400g/100kg种子;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高粱黑穗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高粱黑穗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