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霜霉病

2022/10/10 3456.TV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大豆霜霉病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给种植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今天我们谈谈大豆霜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以及大豆霜霉病如何防治,供种植大豆的朋友们参考。

一、大豆霜霉病的危害特征

霜霉病对大豆的危害主要是幼苗和叶片、种子,其中种子的发病率比较高,减产严重。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达30%左右。

病种子发芽率下降10%以上,含油量减少0.6%~1.7%,出油率降低2.7%~7.6%。

由于受到霜霉病的危害,病叶早落,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8.0%~15.2%。

二、大豆霜霉病发病原因

(1)大豆栽培上抗性品种偏少;

(2)整地不合理,重迎茬严重;

(3)因上一年发病较重,种子带菌率高,播种时又没有进行种子处理;

(4)有适合霜霉病发生的气候条件。

三、大豆霜霉病如何防治

1、避免重茬种植

大豆种植避免重茬,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多施磷钾肥,排除豆田积水有助于缓解霜霉病的发病情况。

2、大豆种子消毒

经过筛选的种子可降低发病率,将一些病种筛除,避免其幼苗受到感染。尽量是从无病田进行选种,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使用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避免霜霉菌感染。

3、大豆霜霉病的药剂防治

病害出现的时候需要立刻使用药剂防治,药剂喷射均匀,常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四、大豆霜霉病的传播条件

患病籽粒上的卵孢子在过冬之后就会产生游动孢子,对幼苗进行侵袭,大豆生长过程中菌丝也开始增加,逐渐会对真叶、腋芽造成危害。

幼苗被侵害的几率受到温度的影响,当卵孢子处于13℃以下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致幼苗发病几率,约为40%,温度超过18℃则不会造成幼苗发病。

患病的幼苗上存在较多的孢子囊,风吹和雨打能够让其飞散到附近的植株上,造成成株的叶片感染。孢子囊在新的叶片上落下后萌发芽管,对表皮造成侵袭,在细胞间隙内生长,菌丝不断增加。

真菌侵入到植株内部后,其叶片褪绿的情况开始出现,以病斑的形式出现,约1周左右便会形成孢子囊,继续扩大侵害范围。

以上就是大豆霜霉病防治所有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农业资讯,请继续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农业资讯。


免费加群

上一篇: 榛叶白粉病

下一篇: 大豆秕荚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