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粉蚧别名扶桑绵粉蚧
棉花粉蚧分布为害
棉花粉蚧,属半翅目、粉蚧科。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是一种扩散迅速、为害严重的棉花害虫,能造成棉花40%以上产量损失,部分田块甚至绝收。
棉花粉蚧发生规律
棉花粉蛤多营孤雌生殖。卵产在卵奕内,单头雌虫平均产卵400-500粒,每囊有卵150-600粒,且多数孵化为雌虫。卵经3-9天孵化为若虫,若虫期22-25天,正常情况下25-30天1代一年12-15代。在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一龄若虫可以从病株爬到健康植株,随风水、动物、人、器械携带扩散,随灌溉水传播,长距离主要随棉花秸秆或种子传播。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为害。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亦可造成蕾、花、幼铃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棉株成片死亡。我国棉花主产区的气候条件适合该粉蚧生存,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棉区和黄河中下游棉区危险性。华北棉区和新疆棉区的绝大部分也处于北纬47°以南,也能够适合该虫发生与为害。
棉花粉蚧为害特征
主要为害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量大时可寄生在老枝和主茎上。扩散迅速,为害严重。
棉花粉蚧防治措施
棉花粉蚊营孤雌生殖,雌性成虫可产卵400-600个,这些卵在3-9天之内可长成幼龄粉纷。幼龄粉蚧可到处爬行,成虫有粉状蜡质覆盖物,药液不易直接进人体内,抗药性强;棉花拔除后,这些害虫能在其他植物、棉花秸秆和储存起来用作燃料的植物上生存,繁殖生活场所多样性;粉蚧具有豁性,可以附着于农机具、动物、棉农和普通人身上,并随着他们的移动而传播。由于上述诸多特点,在防治上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粉蚊消灭在初人侵阶段。
(1)棉花种植后,要及时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及时发现,及早防治。
(2)及时铲除农田内外杂草;整地时消灭蚂蚁群。
(3)主要药剂品种有毒死蜱、吡虫啉、丙溴磷、灭多威等。
(4)棉花粉蚧寄主多,在对棉株进行喷药的同时,对田间、沟边路边的其它植被也要同时喷药防治。
(5)在棉花粉蚧低龄若虫高峰期,每亩用40%毒死蟀100-120ml对水50-60kg喷雾,喷雾时棉株要整株喷药,上下正反喷洒周到。发生严重的地方要向土壤施药,使药剂能够渗人到根部,以消灭地下种群。或用3%呋喃月一颗粒剂在植株根部环状开沟后施人,覆土并灌足水,或根部浇灌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