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 千年古都展新姿 国色天香著华章

2017-04-10 09:27 3456.TV2017洛阳牡丹花会

四月的河洛大地,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牡丹盛开,繁花似锦,以娇艳华贵的英姿,迎接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到来。

35年前,荡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洛阳举办了首届牡丹花会。

2017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 千年古都展新姿

2017年,沐着春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贸区等重大国家战略花开洛阳,在千年古都、牡丹花城奏响了春天交响曲。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35年从不间断,35年常办常新,越办越精彩,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文化名片。

伴随着一次次花开,在牡丹与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的互动融合中,千年古都绽放出璀璨的“自信之花”,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抢抓机遇:以节促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走到第35个年头,洛阳牡丹文化节再次站上一个时代的新方位。

2017年,是洛阳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洛阳发展新战略定位,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充分发挥洛阳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加快洛阳对外开放步伐,推动洛阳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的重要一年。

4月5日,中国(河南)自贸区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

4月6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合作北京推介会举行。

两场高规格会议,让洛阳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专家指出,当前洛阳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其所产生的叠加效应不亚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洛阳布局“十大厂矿”。

凡事预则立。去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新理念、打好“四张牌”、落实新定位、谱写新篇章,集思广益、科学谋划,提出了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全面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基本框架,全面推出了60个重大专项。洛阳加快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平台更加广阔。

作为一座有着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洛阳城市建设历来引人关注。

2017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 千年古都展新姿

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巩固提升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洛阳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着力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4月1日,地铁1号线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意味着洛阳市地铁离开工建设又近了一步。

专家表示,作为中西部地区获国家批复建设地铁的非省会城市,此举不仅利于从根本上缓解未来城市交通的压力,方便市民出行,还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吸引更多人才来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打开新的更大空间。

不仅如此,城际铁路、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古城快速路、尧栾西高速、中原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等一批大事要事落地实施,外环路贯通、王城大道快速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洛阳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更加有力,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在中心城区发展上,洛阳加快功能疏解,着力优化空间格局,使洛北、洛南、伊滨三大板块空间结构协调联动、城市品质高端精致、服务功能配套完备。

在组团发展上,洛阳提出,决不能靠成片的瓦房、各种建筑连成一体,重走“摊大饼”的老路,要利用生态廊道、基本农田等,使中心城区与偃师、伊川、宜阳、新安、孟津、吉利六个组团县区自然隔离,切实通过产业、生态、交通有机联结。

2017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 千年古都展新姿

坚持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设计。洛阳市启动五期城市总规修编,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植入建筑,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空间格局,塑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风貌,着力打造传承文脉的“新地标”、近悦远来的“会客厅”、精彩亮丽的“风景线”。

办好重大节会促管理。洛阳市提出,以牡丹文化节等活动为契机,以节促建、以节促管、利民惠民、全面提升,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生态宜居的良好形象,迎接四海宾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洛阳,正重塑“请君只看洛阳城”的辉煌。

开放招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洛阳地脉花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每年4月举办牡丹花会。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35年历程,从初的市级到省级,再到节会,从芳泽周边到香飘世界,从初单纯赏花,到“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再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洛阳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发展“全面开花”,一路走来,洛阳牡丹文化节的魅力愈加璀璨夺目。

2017洛阳牡丹文化节举办

牡丹文化节,不只是“抢救”了牡丹,更让牡丹延伸出一条条产业链:牡丹画、牡丹饼、牡丹瓷、牡丹茶、牡丹酒、牡丹化妆品……

去年,在立足现有基础、把握未来趋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洛阳市提出了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并大力发展牡丹等五大特色产业。同时,出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牡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完善了牡丹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牡丹深加工、牡丹文化产业等,使洛阳牡丹成为、国际叫响的特色产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节”不同。

创新,为洛阳牡丹文化节注入了长盛不衰的基因。

从刚开始仅仅是赏花游园,到后来的全城模特巡游、“牡丹小姐”这一全国首例地域性选美比赛,从牡丹灯会到“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从“万人舞太极”到文化部保留剧目展演、世界邮展,从经贸洽谈会到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展览会……形式的创新、内容的创新、理念的创新,不断丰富着牡丹文化节的内涵,让牡丹文化节始终拥有新看点、新亮点,永远挺立在时代的潮头。

3月31日,作为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主题活动之一,2017年智能制造论坛在洛阳成功举行,境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积极参与。这是洛阳市充分利用投洽会搭建的开放招商、产业转移和项目洽谈大平台的重要举措。而洛阳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更是赢得客商一致好评。

从开始阶段政府“大包大揽”办节会,到后来探索节会与市场结合“以会养节”,再到今天,把更多节会活动交由市场运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发挥专业机构办会优势,这种循序渐进的市场机制创新,激活了牡丹文化节迈向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决定性力量”,让牡丹文化节从简单的赏花节会,到“以花为媒,经济唱戏”,再到“国家节会品牌,文化盛会”,越办越红火,越办路越宽。

牡丹文化节时空格局的逐渐打开,不仅形成了一个洛阳特有的“旅游黄金月”,也为洛阳打造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文化品牌和开放平台。

仅2016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就接待游客2350.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7%和10.77%。其间举行的投资贸易投洽会上,37个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合同投资额518亿元。

摩肩接踵的人群、纷至沓来的脚步,展现了国人回归文化、闻香而来的极大热情,也不断夯实着一个城市兴旺发达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

传承创新: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华夏之源、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河洛文化的摇篮;牡丹,摇篮中孕育的国色。

省第十次党代会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其中,“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重要定位之一,这体现了省委对洛阳发展的重视和“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清晰路径。

4月2日至4日,亚太旅游协会探险旅游大会在洛阳举行。此次国际性旅游盛会,吸引了美国、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不仅拉开了牡丹文化节的序幕,更提升了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影响力。

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时代赋予古都洛阳的历史责任。

去年以来,洛阳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为依托,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基础,提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三大品牌,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与互联网、城乡建设融合,全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河洛文化影响更加广泛。去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第十四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洛阳举办。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与洛阳等相关议题展开研讨,让洛阳在华夏历史文明中的源头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同。

——大遗址保护稳步推进。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定鼎门片区(明教坊、宁人坊和天街南段)整体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汉魏故城内城西城墙遗址(南段)保护展示工程预计明年季度完工,太极殿保护展示工程立项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博物馆之都”建设步伐加快。二里头夏朝遗址博物馆建设总体建议方案已经通过省政府审议,即将开工建设;丝绸之路博物馆完成洛阳地区丝绸之路相关文物、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全市通过审批的民办博物馆总数已达41家,居全省。

为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洛阳市出台关于加快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指明了洛阳市文化产业五年发展目标: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牡丹文化三大优势产业。

洛阳市研究编制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重大专项,以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目标,深入挖掘研究洛阳历史文化精髓,谋划实施一批融教育、纪念、展示、体验为一体的主题项目,让“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等城市文化名片更加响亮,奠定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的坚实基础。到2018年,主题项目建设基本框架形成;到2020年,打造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

推动历史文化基因融入城市建设、融入群众生活,积极做好历史名城、名镇、名街、名村保护建设,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把洛阳打造成传统与现代交会、古韵与新风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与旅游相融合,这是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必由之路。文化传承创新,彰显着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吹响了古都洛阳文化繁荣发展的集结号,美丽洛阳人文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惠民利民:共享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洛阳迎来了今春旅游高峰。短短三天,前来赏花观光的游客186万人次。

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首次试点4家牡丹园对游客免费开放,旅游年票不再受限,各大牡丹园门票均有降价……

“惠民政策,太实惠!大赞!”“我大洛阳大气!有魄力!”

“以后可以放心邀请朋友到洛阳来赏花啦!”

……

前不久,《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惠民实施办法》一公布,“牡丹文化节赏花惠民”就成了洛阳市民及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纷纷为这一惠民利民的“大礼包”点赞。

“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老百姓是天,人民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

……

这些“离人民很近”的话语提醒我们,想清楚“牡丹文化节到底能带给老百姓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

走过35年的牡丹文化节,如何避免一些地方旅游节会存在“党委政府在那办,本地群众在那看,外地游客在那转”的尴尬?

“要让更多群众参与,使牡丹文化节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百姓的盛会;要让更多群众受益,推出更多市民游园赏花、旅游年票使用、道路交通出行、旅游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便民惠民利民措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争取更多群众支持,积极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把加强城市清洁保洁与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起来,加强建筑工地、渣土车辆等重点领域扬尘治理,干干净净迎接宾朋。”

3月13日,省委常委、书记李亚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对做好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筹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更重惠民,贴近群众”成为一个鲜明导向。

“今年牡丹文化节前,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尤其是共享发展理念,在拓展往届赏花惠民、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专题推出对游客的赏花优惠政策。”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的惠民政策,是近年来力度的一次。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的惠民政策,不仅在价格上较往年有大幅优惠,而且在旅游年票使用、牡丹园免费开放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同时,收费的牡丹园也不再根据花期实行弹性价格管理,真正实现了“以节惠民”。

更为重要的是,洛阳市通过惠民举措的落实,倒逼游园管理的提升;通过惠民政策的有效实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转变。

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认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需要有破冰前行的勇气,洛阳一系列节会赏花惠民举措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为民务实的责任与担当。

每年一届的牡丹文化节,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国色天香的舞台,还是一座蕴含真金白银的“富矿”。30多年来,伴随着一次次花开,牡丹文化节不仅形成了一个“旅游黄金月”,也为洛阳打造了一个“以会促建、以会促管、以会促产”的重要平台,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

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表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落实洛阳发展新战略定位,真正使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牡丹文化节真正办成人民的节日、百姓的盛会,从而全面塑造洛阳新形象,进一步提升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品牌。

点击进入2017洛阳牡丹花会专题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 代理区域:  
  • 意向产品: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农资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