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蔬蔬菜大棚生产技术的推广,对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大棚生产的误区有哪些?
一是布局分散,管理不善。一些农民的大棚建设多数是自己承包田里一户发展一个或几个大棚,极为分散,而且种植品种多样,缺乏能形成一定市场供应能力的特色品种,所种的菜样样有,样样少,引不来客户。因此在建大棚中要坚持集体调整土地,连片集约发展,品种布局合理,更要有主导龙头产品,形成一定的市场供应能力和辐射力,这也便于实施产业化经营、系列化服务,方便销售。
二是规模小,档次低。时下农民建起的蔬菜大棚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中、矮棚,不仅光照不足,有效种菜面积少,浪费人工和能源,而且整体效益很难提高。因此在建大棚时要舍得投入,档次要适当,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使之具有钢筋骨架、棚架高、跨度大,有效使用面积多,能实施反光幕、软管渗灌等现代农业科技技术。虽然一次性投入成本大,但却免除了漫长的冬季烧煤保温之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使用年限。这是实现高产高效的途径。
三是蔬菜过分抢早上市,导致效益下降。许多农民发展大棚菜生产的心理是:“抢早不赶晚”,想方设法使蔬菜在冬季或淡季上市,以求卖上好价钱。结果是一起上市,集中出售,价应高而不高;相反错过这一时节蔬菜却上市少,造成市场供应紧缺价格不断上升,可是无菜可卖。因此,在大棚种植时要掌握好市场变化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学会分析市场和预测市场,必要时错开生产季节,不随大溜跟着别人跑,不凭往常跟着感觉走,真正做到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品种、数量,使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作用。
四是忽视技术的引进、推广。部分农民虽然建起了大棚,但在生产中由于没有真正掌握先进的配套生产技术,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屡见不鲜,从而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蔬菜保护地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关键还在于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用科学的技术指导蔬菜生产,实行高产、高效。
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是提高大棚蔬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关键所在。
误区一:施肥多长得快
许多菜农往温室菜地大量投肥,以求多产出。其实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2000×10-6至3000×10-6,超过6500×10-6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导致植株枯死,产量自然会下降。特别是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有效磷比露地高2-3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预防措施:一、种菜3年以上的温室,鸡粪、牛粪各控制在2500公斤以内,化学肥料减少50%左右。二、全盐含量大的地块,应注意施牛粪、腐殖酸肥和EM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松土透气,解盐降低肥害。三、补充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为降低投入,争取持续高产创造条件。
误区二:留苗多产量高
很多菜农在留苗时想多留几株,栽密些,认为苗多能高产。其实,由于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只有合理稀植才能高产。预防措施:一、越冬茬蔬菜以合理稀植为好。二、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管理办法,以叶枝不拥挤为准。
误区三:温度高长得快
不少菜农认为,建温室的目的是为了保温,温度高蔬菜长得快。其实蔬菜对温度有上限要求,一般温度不能超过32℃。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强,株体生理活动紊乱,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产量反而会下降。预防措施:一是在温室内设置两道放风口及时降温。二是严格按照各种蔬菜生长期所需的温度和各个器官生长期所需的温度进行管理,防止高温导致只长蔓不长果。
误区四:株蔓旺长势好
多数人认为株蔓旺才是好庄稼。其实水多叶旺根必浅,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产量反而降低。预防措施:一是在幼苗期掌握弱株深根的原则,控水控株促根深,使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量占60%左右;在蔬菜生长中后期地下和地上部吸收光合产物要各占50%。二是在蔬菜生长前期营养生长消耗营养量占60%,生殖生长占40%;中期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占60%-70%,营养生长只占30%-40%,前期有一定的同化叶面积,后期控蔓促果,提高产量。
误区五:喷药勤病害少
很多菜农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隔2-3天喷1次药,认为药喷得勤就可防止病害蔓延。预防措施:一是将病认准,对症喷药,是选含铜、锌的药剂,既能杀菌,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入侵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若湿度大,枝繁叶茂,通风不良,天天喷药效果也不见得好。三是对土传病菌引起的死秧,应在苗期注重喷药预防。如果忽视病源,苗期染病,后期发作,病菌已侵入植物体内,喷药勤效果也不好。
误区六:茬次多收入高
很多菜农认为,花钱建造温室,不能让地闲着,所以副茬跟主茬,主茬套副茬,栽植茬次多,结果往往产量低,效益低。预防措施:一是越冬一大茬,一年种一茬为好,春秋茬以一年两作为宜。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老株再生可续收一茬,价格低时就拔秧晾地。二是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时间深翻雨淋压盐,暴晒杀菌,闷棚灭虫,熟化土壤。
误区一:施肥多长得快 许多菜农往温室菜地大量投肥,以求多产出。其实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2000×10-6至3000×10-6,超过6500×10-6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导致植株枯死,产量自然会下降。特别是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有效磷比露地高2-3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预防措施:一、种菜3年以上的温室,鸡粪、牛粪各控制在2500公斤以内,化学肥料减少50%左右。二、全盐含量大的地块,应注意施牛粪、腐殖酸肥和EM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松土透气,解盐降低肥害。三、补充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为降低投入,争取持续高产创造条件。
误区二:留苗多产量高 很多菜农在留苗时想多留几株,栽密些,认为苗多能高产。其实,由于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只有合理稀植才能高产。预防措施:一、越冬茬蔬菜以合理稀植为好。二、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管理办法,以叶枝不拥挤为准。
误区三:温度高长得快 不少菜农认为,建温室的目的是为了保温,温度高蔬菜长得快。其实蔬菜对温度有上限要求,一般温度不能超过32℃。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强,株体生理活动紊乱,徒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产量反而会下降。预防措施:一是在温室内设置两道放风口及时降温。二是严格按照各种蔬菜生长期所需的温度和各个器官生长期所需的温度进行管理,防止高温导致只长蔓不长果。
误区四:株蔓旺长势好 多数人认为株蔓旺才是好庄稼。其实水多叶旺根必浅,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产量反而降低。预防措施:一是在幼苗期掌握弱株深根的原则,控水控株促根深,使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量占60%左右;在蔬菜生长中后期地下和地上部吸收光合产物要各占50%。二是在蔬菜生长前期营养生长消耗营养量占60%,生殖生长占40%;中期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占60%-70%,营养生长只占30%-40%,前期有一定的同化叶面积,后期控蔓促果,提高产量。
误区五:喷药勤病害少 很多菜农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隔2-3天喷1次药,认为药喷得勤就可防止病害蔓延。预防措施:一是将病认准,对症喷药,是选含铜、锌的药剂,既能杀菌,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入侵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若湿度大,枝繁叶茂,通风不良,天天喷药效果也不见得好。三是对土传病菌引起的死秧,应在苗期注重喷药预防。如果忽视病源,苗期染病,后期发作,病菌已侵入植物体内,喷药勤效果也不好。
误区六:茬次多收入高 很多菜农认为,花钱建造温室,不能让地闲着,所以副茬跟主茬,主茬套副茬,栽植茬次多,结果往往产量低,效益低。预防措施:一是越冬一大茬,一年种一茬为好,春秋茬以一年两作为宜。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老株再生可续收一茬,价格低时就拔秧晾地。二是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时间深翻雨淋压盐,暴晒杀菌,闷棚灭虫,熟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