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科技的进步,反季节的蔬菜越来越多,由于是反季节蔬菜,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害发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反季节香菇的烂筒的防治方法。
一、香菇“烂筒病”发生的症状
在培菌阶段菌丝走菌缓慢,杂菌侵染而吞噬,造成菌筒变黑逐渐变软流黑水而烂筒;当菌筒菌丝基本走透后,发病首先从接种穴或表层局部的培养原基发生软化、腐烂并同时分泌黄水,继后黄水渐变为黑褐色至酱油色,烂口逐步扩大迅速蔓延,发生退菌和菌体自溶,表层变或棕黑色,呈软烂状,里层形成坚硬的皮层。随着烂筒程度的加深,菌筒内水溶物的增多,菌丝逐渐淡化变黄,以至菌丝全部解体,整个菌袋软化、腐烂发黑而松瘫。
二、烂筒的防治方法
使用香菇烂筒防治剂可以降低香菇花菇的烂筒率,但不是方法,只有加强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香菇烂筒问题。下面就综合防治香菇烂筒阐述以下措施:
1、应选择抗逆性强的菌株 根据菌株特性合理安排生产。低温型品种适当提前接种期,培养料中的氮量配额适当增多,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50%以内;中温型品种不宜过早接种,应预防菌丝早衰、退化。
2、应慎重选择菇筒度夏的场所 菇筒度夏的条件是周围卫生环境良好,经营做好消毒与灭虫工作:堆放菇筒的房间应是通风良好凉爽干燥、避光低湿的房间,并定期观察房间的温、湿度变化,遇到高温、高湿的天气要及时降温、排湿,防止“烧菌”;排筒要合理。
3、抓好刺孔通气管理关 刺孔通气是香菇的花菇生产管理的关键措施,它关系到花菇出菇的迟早(刺孔多、深、大,则出菇早、数量多、但朵形小),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好坏(刺孔适时、深浅适中、数量合宜则产量高品质好)。故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①刺孔时应选择晴天的早晚进行,遇闷热天气应加强通风。
②次刺孔是在菌丝的直径长至5cm时,开始“放小气”,即用经消毒后的竹尖在每个穴分布的菌丝内刺3—5个小孔,不可太深(不超过5mm),也不可太边。每次竹尖均要用消毒药水消毒后再刺其他穴。对已发生污染的穴位均不可刺孔,避免交叉污染。
③第二次刺孔是在菌丝长满袋后10-20d后(可见有少量的原基形成),用“放大气”方式进行,中温型品种应刺孔40—50个,低温型品种应刺50-60个孔,深不可超过3.5cm以上。另外也要根据菌袋中培养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多的应多刺并刺深,反之就相对少而浅些。
④“放大气”不宜太迟。一旦菌筒已出现部份或大量原基形成,放气太迟将导致烂料。放气后每三天对菌筒翻动一次,连续三次,每次按不同方向排列,使菌筒色泽一致。
4、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关 ①对老菇区、老发菌场所、老菇棚特别应当注意更换场地,选择卫生、干净、通风、阴凉、避光、低湿的环境做发菌场所;②经常做好环境消毒与杀菌灭虫的工作。在选择农药时应特别注重经常更换常规使用的品种,防止产生抗药性。
5、把好病虫害的防治关 ①每隔15-20d应在培菌室的地面与空间喷稀释200倍的敌敌畏与800倍的多菌灵,在消毒时室内应闭窗2-3h,消毒后应开窗通风(不可直接喷在菇筒上);②在培养间的窗门应装有纱窗,在进出的门上挂有沾有敌敌畏的药棉。防止菇蚊、菇蝇飞入;③四周环境应经常撒上石灰粉与漂白粉,进行环境消毒。
三、烂筒的处理
在菌筒发生生理性病害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当菇筒出黄水阶段应用消毒后的竹尖将菌筒刺破让黄水排出,并用沾有消毒药水的棉布将黄水吸去;若发现菇筒局部出现污染与烂筒,应及时括去烂筒部位的培养料,采用注射法注入香菇烂筒防治剂或200倍多菌灵与甲基硫菌灵并盖上一层石灰粉,另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其他培养室观察培养,防止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防治香菇的“烂筒病”是一个综合防治的过程。从接种到培养菇筒,到下田排筒都要作好消毒防治工作。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的介绍,希望这篇文章对于大家解决反季节香菇烂筒有一定的帮助。
一、香菇“烂筒病”发生的症状
在培菌阶段菌丝走菌缓慢,杂菌侵染而吞噬,造成菌筒变黑逐渐变软流黑水而烂筒;当菌筒菌丝基本走透后,发病首先从接种穴或表层局部的培养原基发生软化、腐烂并同时分泌黄水,继后黄水渐变为黑褐色至酱油色,烂口逐步扩大迅速蔓延,发生退菌和菌体自溶,表层变或棕黑色,呈软烂状,里层形成坚硬的皮层。随着烂筒程度的加深,菌筒内水溶物的增多,菌丝逐渐淡化变黄,以至菌丝全部解体,整个菌袋软化、腐烂发黑而松瘫。
二、烂筒的防治方法
使用香菇烂筒防治剂可以降低香菇花菇的烂筒率,但不是方法,只有加强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香菇烂筒问题。下面就综合防治香菇烂筒阐述以下措施:
1、应选择抗逆性强的菌株 根据菌株特性合理安排生产。低温型品种适当提前接种期,培养料中的氮量配额适当增多,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50%以内;中温型品种不宜过早接种,应预防菌丝早衰、退化。
2、应慎重选择菇筒度夏的场所 菇筒度夏的条件是周围卫生环境良好,经营做好消毒与灭虫工作:堆放菇筒的房间应是通风良好凉爽干燥、避光低湿的房间,并定期观察房间的温、湿度变化,遇到高温、高湿的天气要及时降温、排湿,防止“烧菌”;排筒要合理。接种后先是“四四”堆叠,当菌丝直径长至3-4cm后应是“三三”堆叠,菌丝快长满菌筒“放大气”后,应是“二二”堆叠。若房间过于闷热,应将菌筒移至栽培场,在阴棚内掀膜度夏,严防烂料烧菌现象发生。
3、抓好刺孔通气管理关 刺孔通气是香菇的花菇生产管理的关键措施,它关系到花菇出菇的迟早(刺孔多、深、大,则出菇早、数量多、但朵形小),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好坏(刺孔适时、深浅适中、数量合宜则产量高品质好)。故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①刺孔时应选择晴天的早晚进行,遇闷热天气应加强通风。
②次刺孔是在菌丝的直径长至5cm时,开始“放小气”,即用经消毒后的竹尖在每个穴分布的菌丝内刺3—5个小孔,不可太深(不超过5mm),也不可太边。每次竹尖均要用消毒药水消毒后再刺其他穴。对已发生污染的穴位均不可刺孔,避免交叉污染。
③第二次刺孔是在菌丝长满袋后10-20d后(可见有少量的原基形成),用“放大气”方式进行,中温型品种应刺孔40—50个,低温型品种应刺50-60个孔,深不可超过3.5cm以上。另外也要根据菌袋中培养料的含水量,含水量多的应多刺并刺深,反之就相对少而浅些。
④“放大气”不宜太迟。一旦菌筒已出现部份或大量原基形成,放气太迟将导致烂料。放气后每三天对菌筒翻动一次,连续三次,每次按不同方向排列,使菌筒色泽一致。
4、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关 ①对老菇区、老发菌场所、老菇棚特别应当注意更换场地,选择卫生、干净、通风、阴凉、避光、低湿的环境做发菌场所;②经常做好环境消毒与杀菌灭虫的工作。在选择农药时应特别注重经常更换常规使用的品种,防止产生抗药性。③对栽培的地畦用千分之一的“强氯精”消毒药水进行消毒,或用0.1%的香菇烂筒防治剂对菇筒进行喷洒消毒。
5、把好病虫害的防治关 ①每隔15-20d应在培菌室的地面与空间喷稀释200倍的敌敌畏与800倍的多菌灵,在消毒时室内应闭窗2-3h,消毒后应开窗通风(不可直接喷在菇筒上);②在培养间的窗门应装有纱窗,在进出的门上挂有沾有敌敌畏的药棉。防止菇蚊、菇蝇飞入;③四周环境应经常撒上石灰粉与漂白粉,进行环境消毒。
6、使用香菇烂筒防治剂防治香菇烂筒 针对导致烂筒的多种原因,我们筛选出一组化学药剂有针对性地防治香菇烂筒。香菇烂筒防治剂A型既能防杀菇蝇、蚊也能杀螨、杀菌,是一种复合型的化合物;香菇烂筒防治剂B型具有杀菌功能;香菇烂筒防治剂C型则具有杀菇蝇、蚊及螨虫之功效。
使用方法:在菌袋培菌过程中喷施三次稀释1000倍的香菇烂筒防治剂A型。次在排筒前对菌筒周围环境进行直接喷施;第二次在剌孔放小气后喷施;第三次在剌孔放大气后喷施。若在翻堆时发现菌袋局部出现污染可采用注射法注入稀释1000倍B型或C型防治剂会完全抑制杂菌或虫害的扩散。
7、用双袋法防治香菇烂筒 “双袋法”的优点在于①是大大降低污染率与烂筒率;②是方法简单易行,减少在后还要检查是否有破袋的繁琐验袋操作过程;③是成本低,不必在接种口封腊或贴胶布,每个袋成本为1.5分,袋子且可多次利用;④是发菌快,其原因在于采用接种口封腊不如用双袋法来得透气。
具体做法是采用常规的方法装袋、,在后给每一个菇筒再套上一个62cm×15.5cm×0.001cm的聚乙稀烯膜袋,然后立即扎紧袋口,接种时只要拉下外袋打穴,接后再套上外袋并扎紧袋口,移入发菌室内培养:当菌丝长至直径12-15cm时,可以脱去外袋按常规工艺操作。
三、烂筒的处理
在菌筒发生生理性病害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当菇筒出黄水阶段应用消毒后的竹尖将菌筒刺破让黄水排出,并用沾有消毒药水的棉布将黄水吸去;若发现菇筒局部出现污染与烂筒,应及时括去烂筒部位的培养料,采用注射法注入香菇烂筒防治剂或200倍多菌灵与甲基硫菌灵并盖上一层石灰粉,另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其他培养室观察培养,防止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防治香菇菇筒的“烂筒病”是一个综合防治的过程。从接种到培养菇筒,到下田排筒都要作好消毒防治工作。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十分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发生生理性病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入侵,就要及时做好杀虫与工作,将烂筒的损失降低到程度。
一、发生的原因:1.培养料处理不当。用生的杂木屑直接生产;或杂木屑没有完全晒干就投入生产;或培养料混有不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或培养料放置时间太长,致使料发酸;或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或麸皮添加过少,碳氮比失调,致使菌筒营养贫乏。2.菌种不优良。使用的品种未经鉴定,菌种不适宜反季节栽培,菌种退化、老化或受高温,使香菇菌丝的生命力衰弱。3.菌丝培养条件不适宜。菌筒在培养过程中严重缺氧而造成菌丝活力低下;或在菌丝培养过程中遇到高温未及时处理,造成烧菌现象;或在培养后期因温差过大而造成菌皮过厚;或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未及时脱袋,致使袋内菇和未及时的黄水为杂菌滋生创造了条件。4.脱袋排场后管理不当。菌筒脱袋后碰上高温高湿;或菇棚的遮盖物过低、过密;或喷水过多,通风不良;或菇场没有消毒和使用混有病虫的水源。
三、防治措施:培育健壮的菌丝。选用适合香菇生长的完全晒干的杂木屑;麸皮的添加量要掌握在20%左右,切忌为了节约成本而随意减少用量。拌料时要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在55%-60%之间。菌丝培养过程中要调节好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和通风,减少温差。在气温高的季节要及时疏散菌棒,防止高温烧菌。选好菇场,搞好卫生。对使用两年的菇棚要更换菇场。菇棚应建在通风、排灌方便、近清洁水源的沙壤土田地。菇棚高度以2-2.4米为宜,菇棚间留通道,四周二疏二密,以利通风。通气差的菇棚顶不要太密,通气好的可适当加密,做到八分阴至全阴。棚内土壤应用敌敌畏、辛硫磷、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石灰粉处理,水源用漂白粉消毒。适时脱袋转色。选短期内气温稳定在18-24℃左右,菌筒达到生理成熟时及时脱袋转色,局部有黄水的要及时处理,发现袋内菇要及时连根拔除。气温较高时,菌筒下田后应炼菌几天,再两边划袋进行半人工转色。加强出菇管理。每天结合喷水要进行通风,遇到阴雨天气,要少喷水或不喷水,并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气温过高时要控制菇蕾量,以免出菇过量,造成菌丝生命力下降。如果已发生烂筒,轻者可用清水冲洗,重者应刮除腐烂部分,并用5%石灰水涂抹患位,同时停止喷水,加强通风,菇场可用漂白粉时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