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穗,幼果,嫩叶和嫩梢等,白粉病靠风雨传播,雨后发病迅猛,花期为严重。那大家知道芒果白粉病应该怎样防治吗?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芒果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芒果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芒果白粉病多发生于开花结果期,感病后先涌现白粉状病斑,继而病斑逐步扩展,交融,形成一层白粉色粉状特,花序受害后,花蕾停滞发育,花朵停滞开放,花梗枯死;幼果受害结果实畸形,褪色,脱落。也为害嫩梢而导致嫩叶皱缩;对于苗圃幼苗及新植1——2年幼树,初春新发嫩叶影响严重,有的树苗生长受阻。需密切留意病情发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
2.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过量施用化学氮肥。
3. 药剂防治要从开花初期开始喷药,每隔15-20天喷1次。有效药剂有:20%粉锈灵乳油3000倍液;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40%多硫胶悬剂350-500倍液;250-300筛目硫磺粉等。要注意硫剂在温度过高时不宜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芒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大家了解了吗?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更好的防治芒果白粉病有一定的帮助。
(1)种植抗病品种。
(2)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过量施用化学氮肥。
(3)药剂防治要从开花初期开始喷药,每隔15~20天喷1次。有效药剂有:20%粉锈灵乳油3000倍液;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40%多硫胶悬浮剂350-500倍液;250-300筛目硫磺粉等。要注意硫剂在温度过高时不宜使用,以免发生要害。
症状:芒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及嫩叶,也会为害果实,其症状基本相同:在被害的器官上初出现一些分散的白粉状小斑块,后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形成一片白色粉状霉层,霉层下的组织逐渐变褐坏死。
病原:芒果白粉病的病原为芒果粉孢霉(OidiummangiferaeBerther),属半知菌亚门。受害器官长出的白粉霉层是病菌在表皮寄生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串生。未见其有性世代。
发病规律:芒果白粉病以菌丝体在受侵染的较老叶片及枝条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侵染。温度是影响芒果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当月平均温度在21~22℃时,适于白粉病的发生。湿度影响较小,当相对湿度70%左右时有利于病害发生,但在干旱条件下同样发病严重。施氮肥过多,枝叶组织柔软,易感染白粉病。紫花芒、桂香芒、秋芒、粤西1号等品种较感病。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过量施用化学氮肥。
3.药剂防治要从开花初期开始喷药,每隔15-20天喷1次。有效药剂有:20%粉锈灵乳油3000倍液;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40%多硫胶悬剂350-500倍液;250-300筛目硫磺粉等。要注意硫剂在温度过高时不宜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果在开花期、幼果期及嫩叶期,容易发生白粉病,防治不及时,会大量落果,造成减产。
芒果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叶,在感病器官上先出现一些分散的白色霉状小斑块,以后形成一层苍白色霉粉层。花、萼片易感病,花瓣较抗病。花和花柄感病后停止生长,不能开花,2~3天后脱落;在幼果上,霉粉层常布满果面,病果通常长到手指大小就脱落;轻病果实可继续生长,有时病部表皮龟裂而形成木栓组织;成熟果实感染后发生不定形斑块。在温度20℃~25℃左右易发生流行。
栽培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
2.在栽培过程中加强管理。
3.在采果后开花前进行清园,做好果园卫生清洁。
药剂防治
药剂硫剂如石硫合剂、胶体硫,特别是细硫磺粉对防治本病有。在新梢期可喷石硫合剂(春季和秋季用0.4~0.5波美度,冬季用0.8波美度,夏季用0.2~0.3波美度,喷药量成长树每株约为5~7.5千克),也可喷施硫磺粉及可湿性胶体硫,但费用较高。在花期宜喷硫磺粉,或可湿性胶体硫(用水稀释150倍),在开花前后喷次,在花瓣脱落成小果时喷第二次。硫磺粉粒要细,以过300~325筛孔为标准,粉粒过大则防治效果下降。喷药要在早上露水未干时进行。
此外,还可试用下述药剂进行防治:①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多菌灵1500倍液;②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④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⑤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