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别称大力子、恶实、牛蒡子等,为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非常高,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江苏省的徐州丰县、沛县和山东省的苍山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规模较大。
牛蒡于一千多年前日本从中国引进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质、北回归线气候加上有名阿里山延脉造就其当地牛蒡得天独厚的珍贵性。目前,台湾已作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发祥地之称。
牛蒡具粗大的肉质直根,长达15厘米,径可达2厘米,有分枝支根。茎直立,高达2米,粗壮,基部直径达2厘米,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有多数高起的条棱,分枝斜升,多数,全部茎枝被稀疏的乳突状短毛及长蛛丝毛并混杂以棕黄色的小腺点。
牛蒡基生叶宽卵形,长达30厘米,宽达21厘米,边缘稀疏的浅波状凹齿或齿尖,基部心形,有长达32厘米的叶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有稀疏的短糙毛及黄色小腺点,下面灰白色或淡绿色,被薄绒毛或绒毛稀疏,有黄色小腺点,叶柄灰白色,被稠密的蛛丝状绒毛及黄色小腺点,但中下部常脱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或近同形,具等样的及等量的毛被,接花序下部的叶小,基部平截或浅心形。
牛蒡的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粗壮。总苞卵形或卵球形,直径1.5~2厘米。总苞片多层,多数,外层三角状或披针状钻形,宽约1毫米,中内层披针状或线状钻形,宽1.5~3毫米,全部苞近等长,长约1.5厘米,顶端有软骨质钩刺。小花紫红色,花冠长1.4厘米,细管部长8毫米,檐部长6毫米,外面无腺点,花冠裂片长约2毫米。
牛蒡的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两侧压扁,浅褐色,有多数细脉纹,有深褐色的色斑或无色斑。冠毛多层,浅褐色,冠毛刚毛糙毛状,不等长,长达3.8毫米,基部不连合成环,分散脱落。花果期6~9月。
牛蒡野生种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栽培种是二三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其嫩叶及肉质根可食用。牛蒡根还是保健食品和出口创汇品种。主产地为河北、新疆、陕西、内蒙古、东北三省,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牛蒡为中国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蔬菜,明朝李时珍称其“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本草纲目》中详载其“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名医别录》称其“久服轻身耐老”。宋人苏颂曾这样描写牛蒡:“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木小而多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世界的营养保健专家艾尔·敏德尔博士在其所著的《抗衰老圣典》中这样描述:“牛蒡的根部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它是一种可以帮助身体维持良好工作状态的温和营养药草。牛蒡可每日食用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各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能。
主栽的品种多为日本品种,有柳川理想、南部白肌、松内早生、山田早生、札幌大长白、野川、白肤等。在中国长期做为药用,上世纪末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
学名牛蒡,又名东洋参,东洋牛鞭菜等。牛蒡是一种药用和食用两之物。牛蒡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性温、味甘、。牛蒡根为原料的茶品。牛蒡在《本草纲目》中详载:牛蒡性温、味甘,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
牛蒡在所有根茎类蔬菜中,植物纤维素含量多的就是牛蒡,它的水溶性纤维素和不溶性纤维素各占一半,可以使乳酸菌更活跃,可以改善。
牛蒡还有降压作用,对高血脂,糖尿病,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本草经蔬》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的美誉在日本可和人参相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
牛蒡在《本草纲目》中详载:牛蒡性温、味甘,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有清热、解毒、祛湿、健脾、开胃、通便、滋阴、、、降压、防中风之功效。
牛蒡的功能:
一,可以食用,做菜,做汤;二,可以入药,是良好的药品;三,可以造酒;四,名茶之一,五,保健品。
保健蔬菜(茶)——东洋参(牛蒡)
牛蒡可做菜,可炒、拌、炸、蒸、煮、烧、炖、做汤、馅、粥,想怎么吃就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