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五个注意事项

2017-07-06 08:57 3456.TV商机咨询

马铃薯的种植过程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所以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细心。那么都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马铃薯种植五个注意事项。

马铃薯种植五个注意事项

马铃薯种植五个注意事项

对种薯可采用困种催芽

种薯于播前15~20天出窖,置于温度13~15℃,黑暗处平铺2~3层,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当芽长至0.5~1厘米左右时,即可切块,准备播种。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同时淘汰病、烂薯。

种薯切块: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选用健康种薯竖切,每块栽子确保1~2个健壮芽眼。机械播种,每块重40~50克为宜。人工播种,每块重35~40克为宜,为防止病毒传播,提倡整薯播种。

拌种、闷种及种子包衣:100公斤种薯用百菌清0.1公斤和1公斤滑石粉及微量元素(如钼、硼、铜、锌、镁)拌种后,放在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实行种薯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种,杀菌、降低田间发病率,提高出苗率。

采用大垄栽培

马铃薯80~90厘米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生产情况,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总结出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措施。重点推广垄底宽90厘米、垄顶宽4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90厘米大垄栽培模式”。该模式垄体土壤结构疏松,供肥能力强,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加结薯率,并具有透光通风,保墒提墒、抗旱防涝,减轻早、晚疫病的发生等优点,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单产可提高50%以上,大薯率可提高20%以上,是一项切实可行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平衡施肥确保产量

马铃薯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就必须多施肥,如要亩产达到3吨以上,就要亩施肥百斤以上,为了充分发挥肥效和提高肥料利用率,要轻施底肥,重追肥,实行分期施肥,防止浪费肥料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氮、磷、钾三大元素合理搭配,按比例施用。具体做法如下:

增施有机肥:每公顷用腐熟优质有机肥15吨以上做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底肥:在亩施1立方米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肥料。秧苗生长期需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3.4:1:3,在播种时亩施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分别为10公斤、3公斤、9公斤,秧苗本身一生生长发育需要。 追肥:结薯期,是马铃薯需肥量多的时期,此时要追肥,以满足块茎膨大需要和防止秧苗因脱肥而早衰。需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1.5:1:3.5,追肥适期,以块茎直径膨大至2~3厘米时为适宜期,即植株生长中心已从营养生长转至生殖生长阶段,在6月20日左右雨季到来之前,于蹚地前将三种肥料混匀,施于垄体两侧,施肥后要及时蹚地,将肥料覆盖上,防止流失。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用量分别为15公斤、10公斤、30公斤。也可按此比例适当增加或减少,另外也可施用其它肥料,但氮、磷、钾比例不能改变。

叶面追肥: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将尿素0.5%;磷酸二氢钾0.3%,添加微量元素,结合喷施农药进行叶面追肥3~4次,间隔5~7天。

实现多层结薯

出苗前耢一遍,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蹚一遍,再蹚一犁(少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铲二遍蹚三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实现多层结薯,利于块茎膨大。

加强病害防治

晚疫病:马铃薯主要病害,6月20日开始,用25%阿米西达500~800倍液喷雾;克露、瑞毒霉1.5公斤/公顷兑水3000倍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5~6次。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是主要包括普通花叶病、黄斑花叶病、卷叶病、紫顶及皱缩花叶等。防治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如选用合格脱毒种薯和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措施,同时切断传染源,药剂防治蚜虫等。药剂防治可用抗病毒1号或2%菌克毒克300倍液喷雾,都有一定防治效果。

环腐病:选用抗病品种和建立无病留种田,切刀消毒和药剂浸种。切块播种时,切刀用高锰酸钾浓度5ppm消毒,播种前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处理种薯,每100公斤种薯用药粉0.28公斤,加适量干土拌种,苗期拔除病株。

对种薯可采用困种催芽

种薯于播前15~20天出窖,置于温度13~15℃,黑暗处平铺2~3层,将种薯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当芽长至0.5~1厘米左右时,即可切块,准备播种。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同时淘汰病、烂薯。

种薯切块:切刀用70%酒精或5%来苏儿水消毒,选用健康种薯竖切,每块栽子确保1~2个健壮芽眼。机械播种,每块重40~50克为宜。人工播种,每块重35~40克为宜,为防止病毒传播,提倡整薯播种。

拌种、闷种及种子包衣:100公斤种薯用百菌清0.1公斤和1公斤滑石粉及微量元素(如钼、硼、铜、锌、镁)拌种后,放在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实行种薯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种,杀菌、降低田间发病率,提高出苗率。

采用大垄栽培

马铃薯80~90厘米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生产情况,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总结出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措施。重点推广垄底宽90厘米、垄顶宽4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90厘米大垄栽培模式”。

该模式垄体土壤结构疏松,供肥能力强,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加结薯率,并具有透光通风,保墒提墒、抗旱防涝,减轻早、晚疫病的发生等优点,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单产可提高50%以上,大薯率可提高20%以上,是一项切实可行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平衡施肥确保产量

马铃薯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就必须多施肥,如要亩产达到3吨以上,就要亩施肥百斤以上,为了充分发挥肥效和提高肥料利用率,要轻施底肥,重追肥,实行分期施肥,防止浪费肥料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氮、磷、钾三大元素合理搭配,按比例施用。

一、选用抗病品种,挑选无病田的健康土豆做种

比如:内蒙古的“乌蒙”,黑龙江的“克新”,北京的“虎头”“跃进”等系列抗病品种。

二、种子消毒

一是变温浸种:先将薯种在40℃~50℃的温水中预浸1分钟,再放入60℃温水中(种薯和温水的比例为1∶4)浸15分钟。二是浸种:用72.2%普力克或70%克露(800倍液)浸泡种薯15分钟后晾干播种。

三、轮作

疫病是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共同的种传加土传病害,忌讳连作。要减少病源,减轻病害,必须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不发生疫病的作物实行3年~4年的轮作。

四、土壤消毒

在种过薯芋类、茄果类作物的菜地连种土豆,必须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先前茬作物的茎叶,将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再耕作层中的残根遗果(块茎),减少病原物。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拌生石灰20千克~30千克,草木灰40千克~60千克撒入田间。耙匀整成栽培垄后在垄顶开栽培穴或沟,栽土豆时在土豆周围撒40%五氯硝基苯3千克拌90千克~150千克干细土的保护药土。

五、合理施肥,科学管理

无论底肥还是追肥,都要合理施用。氮、磷、钾要合理搭配,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土豆“吃好”“吃健康”。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保护薯根,薯块不外露,不受伤。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