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棉花陆续进入盛蕾期。蕾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发 期,各地要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长势长相,因地制宜加强管理,及时追肥浇水,搞好病虫防治,促控 结合争取多结伏桃、早秋桃。那么棉花中期如何管理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棉花中期管理技术。
棉花中期如何管理,棉花中期管理技术
加强中耕培土棉花揭膜后,土壤容易板结,土壤水分蒸发加快,杂草较多,必须进行中耕松土,破除板结,消灭杂 草。蕾期结合中耕,培土并喷施新高脂膜600倍液,形成一层物理高分子膜,减少水分蒸发,防病菌侵 染。
水肥管理
如果没有透雨(雨后地里见水洼),棉田要即使浇水防早衰。基肥不足的棉田,需要结合浇水或降雨 追施尿素,叶面喷施光合营养膜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兼容常规肥料、养料供 给植物生长发育至极限。一次施用全年受益。
整枝调控
提倡简化整枝,提倡保留叶枝,当棉株主茎见花时打掉叶枝;要及时拔除空株、去空枝,改善通 风透光条件。
科学化控
旺长棉田可在旺长前喷施促花王3号,可同化感应促成植物细胞跨膜信号转换,迫使顶梢旺盛营养大量 回流,冲梢惯性优势迅速弱化到封顶态势。其主干主力营养转向幼果发育系统,提升果实膨大活力, 避免叶片肥大现象,提高田间通透性。
防治病虫害
蕾铃期是棉田病虫害多发期,应加大监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及时、准确发布病虫害发生 动态和防治信息,未发病前及时喷施新高脂膜,能自动形成一层肉眼看不见的高分子保护膜,优化植 物吸水、透气、透光质量。屏蔽病虫扑食信号和削弱传播媒介,抵抗和防御自然环境灾害。发病后及 时配合针对性强的药剂一起使用防治效果好。
感谢大家的查阅和支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大家可以多多的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公众号: huobao3456tv。
为加强棉花生产中期管理指导,根据不同棉区生产情况和特点,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一、长江流域棉区
2014年长江流域棉花生长情况差异较大,江苏、安徽及湖北北部等主产棉区,气温平稳、光照充足、雨日较少,棉株生长良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沿江沿湖棉区,因前期低温寡照,棉株发育较为迟缓。各地应针对实际情况,抓好棉花生产中期管理。
(一)加强管理。一是科学整枝。棉田一半以上棉株达到5~7个果枝时,整除叶枝,对弱小棉苗整除2~3个果枝,并适当补肥,20天全田棉株长势可达平衡。二是松土培根。麦后棉田在棉株现蕾后,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松土除草,开花前做好培土固根,形成高质量的高垄行棉田。三是清沟理墒。梅雨季节较往年可能提前地区,要事先开挖配套排水沟并疏通棉田沟路,及时排涝降渍、促进根系生长。洞庭湖、鄱阳湖等平湖棉区,要保持三沟畅通,防止明渍暗涝。
(二)合理施肥。一是稳施蕾肥。对地力较差、基肥不足、棉株长势弱的棉田,应注重磷钾肥的施用,适当施用氮肥;对早发或苗肥足、棉株长势强的棉田,只施磷钾肥,氮肥少施或不施。二是重施花铃肥。对移栽地膜棉和早熟性好的品种,在有1~2幼铃时追施次花铃肥,亩施尿素20~25千克,或亩施高浓度复合肥50千克。二次施用花铃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棉株长势择日撒施尿素。对长势较差的三类棉田,在单株有1~2个大铃时,亩撒施尿素20~25千克,次花铃肥施用后15天,再亩撒施尿素10千克。此外,在8月上旬根据棉田整体长势,酌情施好盖顶肥。
(三)科学化控。一是对长势较旺的棉田,先化控后追肥;对长势正常的棉田,边追肥边化控;对棉株生育进程明显偏晚的棉田要上喷下追、促进生长。二是在施次花铃肥、第二次花铃肥和打顶后5~7天时,分别施用缩节胺,以便适时化学封顶,提高中上部成铃率。
蕾期化学调控要灵活,对红茎比偏小、肥水充足有旺长趋势的棉苗,施用缩节胺控制生长;对长势较弱的僵苗不宜喷施缩节胺,可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治虫,选用促生调节剂进行叶面补肥。
(四)防治病虫。一是枯黄萎病防治主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发病较重田块,可采用药剂灌根、拔除病株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蔓延。二是棉铃虫可采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及混合等农药防治,棉盲蝽防治可采用硫丹或毒死蜱适时喷防,烟粉虱可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扑虱灵等药剂防治。三是平湖棉区要做好化学除草,结合整枝去除脚叶,同时采用草甘膦粉剂对水施用,选择无风天气下在棉行间定向喷雾。
(五)防灾减灾。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常见灾害的抗灾预案和防灾减灾措施。一是增强棉田排灌能力,及时有效地解除旱涝的影响。二是结合施肥和清沟理墒,棉田实行高垄深沟,提高棉花防风抗倒能力。三是灾后要及时扶理,排除积水,并做到灾伤肥补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二、黄河流域棉区
今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长势好于去年同期,预计大部分棉田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早发表现明显。各地应针对苗情和长势,抓好棉花生产中期管理。
(一)肥水运筹。一是重施花铃肥。施足基肥的棉田和长势良好的棉田,应重施花铃肥,7月上旬或中旬结合浇水和降雨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打顶后再根据情况追施尿素5~7千克/亩,基肥中未施钾肥的,可追施氮钾复合肥15~20千克/亩;未基施复合肥的棉田或长势较差棉田,7月初施氮磷钾复合肥30~40千克/亩、尿素10千克/亩。二是灌溉补水。棉田如遇持续干旱天气,灌溉提倡次要晚,第二次要早,两次灌溉时间间隔10~12天,第三、第四次连续灌溉,一般间隔7~8天,每次灌水量随之增加。
(二)科学管理。一是整枝打顶。中等及中等偏上密度棉田提倡常规整枝,于果枝后及时整枝,行距较大、密度较稀或地力较差的棉田可推迟整枝,密度达到5000株/亩以上棉田无需整枝。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原则,每亩密度4000株,单株果枝14~15个即可打顶,打顶时间不宜迟于7月底。早发棉田打顶时间在7月中旬,提倡轻打,打一心即可。二是合理化控。天气干旱或棉株长势较弱时,适当减少缩节胺用量,雨水较多或有旺长趋势的棉田适当增加缩节胺用量。三是排水降渍。受渍涝棉田,要做好排水工作,排水后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棉花恢复生长时及时化控,抹除赘芽,并注意防治病虫草害。
6月上中旬开始陆续移栽的麦茬棉田,在基施复合肥基础上,7月中旬追施尿素7~10千克。打顶时间,黄淮平原在7月中旬,华北平原在7月上旬,打顶后上部果枝有3个果节时要重控,多雨时要加强化控防止旺长。
(三)防治病虫。一是干旱条件下,伏蚜和棉叶螨有大面积发生态势,应加强测报,重点防治,施药时要施准部位,严防漏施。二是多雨气候易诱发黄萎病,提倡中耕、防渍涝,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与氨基寡糖素等。
(四)防灾减害。7~8月是棉区强降水、暴雨、台风和冰雹的多发季节,要搞好防灾减灾,减轻棉田渍涝,在高培土基础上,提早疏通排水沟,“三沟”畅通,田间无积水。
三、西北内陆棉区
今年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进入现蕾期间,气温较历年明显偏低,北疆低温阴雨,南疆风灾频繁、夜温较低,严重影响了棉花生长指数,发育进程较历年同期推迟10天左右。结合当前棉花生长实际情况,中期管理意见如下。
(一)科学调控。一是促进早发。对于生长量不足、发育较慢的棉株,可通过中耕、叶面调控等措施,促进发育进程,做到促控结合。二是合理化控。根据棉花生长情况,在肥水管理前或肥水管理后喷施缩节胺,可起到控大促小作用,提高棉株群体整齐度。三是适时打顶。棉田果枝达到7~9个/株,或棉花株高超过80厘米时,要及时打顶。针对今年迟发棉田,打顶时间北疆不宜迟于7月5日,南疆不宜迟于7月10日。
(二)肥水管理。一是对发育缓慢的棉田,早施“提苗水”,亩施水20立方米。二是苗期后次浇水可提到盛蕾期,亩施水30立方米。土壤肥力低、棉花生长发育慢的棉株,可亩施尿素3~5千克或棉花专用肥3千克,随后根据土壤持水量,一般6~10天滴灌一次,亩滴灌量30~40立方米,并每次随水施棉花专用肥3~8千克或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的混配肥。
(三)防治虫害。棉花生长中期,是棉蚜虫、棉铃虫、棉叶螨等虫害高发期,要扎实做好防控工作。一是棉蚜虫、棉叶螨做好点片防治,在发生初期,对其中心株进行拔除、药剂涂茎、化学防治,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是棉铃虫根据百株幼虫数,采用赛丹、Bt制剂等生物农药,做好2、3代棉铃虫的防治。
(四)防灾减灾。一要搞好人工防雹防洪、防旱防高温和灾害补救等工作。二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冰雹预警系统和人工防雹系统,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冰雹的监测和预报,尽可能提高预报时效,采取紧急措施,以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三要根据棉田迟发程度、生长快慢,合理确定技术措施,做到技术强度要合理、使用时间要得当、促控技术要有度,防止失调。
目前,全国棉花生产已进入中期管理时期。该时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时期、也是棉花病害、虫害、灾害多发时期。为加强棉花生产中期管理指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根据不同棉区生产情况和特点,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一、长江流域棉区
今年,长江流域棉区气温平稳、光照充足、雨水均匀,棉花苗情长势总体较好。各地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搞好蕾期和花铃期棉花生产工作,切实抓好棉花生产中期管理。
(一)合理施肥。各地要因时因地因苗合理施肥。及时追苗肥:对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视苗情早施、轻施苗肥。肥料选择以长效和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结合、化肥和有机肥结合为佳。重施花铃肥:7月上旬见花即施次花铃肥,亩施尿素15公斤、钾肥10~15公斤,或45%复混肥25公斤。第二次花铃肥宜在7月下旬施用,亩施尿素25公斤。注重盖顶肥:一般于8月10日~15日亩施用尿素7~8公斤,增强生长后劲,增铃增重。施肥方法上要坚持深施,杜绝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二)科学调控。一是在施次花铃肥、第二次花铃肥和打顶后5~7天时,分别施用缩节胺,以便适时化学封顶,提高中上部成铃率。对肥水充足有旺长趋势的棉苗,化控应以控为主,对长势较弱的棉苗化控宜以促为主。二是把握“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原则,灵活掌握打顶时间。长势较差棉株早打顶,长势旺盛棉株适当推迟,一般不迟于8月15日。三是结合打顶去除棉花无效果枝、中下部老叶、赘芽等,减少无效消耗,充分利用结铃期,多结优质棉桃。
(三)防治病虫。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好花铃期枯黄萎病、棉铃虫、棉盲蝽、烟粉虱等病虫害防治工作,选准药剂,适期防治。枯黄萎病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采用药剂灌根、拔除病株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蔓延。棉铃虫可采用菊酯类、有机磷混合类等农药防治,棉盲蝽防治采用35%硫丹或48%毒死蜱适时喷防,烟粉虱可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扑虱灵等药剂防治。
(四)防灾减灾。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常见灾害的抗灾预案和防灾减灾措施。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松土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并在棉花开花前搞好培土壅根,棉田实行高垄深沟,增强棉花防风抗倒能力。
二、黄河流域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苗情长势总体较好,目前棉株已陆续进入开花结铃期,各地应科学管理,搭好丰产架子,增结优质棉铃,力争夺取高产丰收。
(一)肥水运筹。一要巧施花铃肥。对于一般棉田,可于见花后5天内追施花铃肥;对于长势弱或旱薄地可见花重施花铃肥,并于7月下旬结合打顶再次追肥;对长势旺的棉田可见棉桃于行间深施花铃肥。蕾期酌情追施少量有机肥或少量氮素化肥。二要及时供排水。棉株进入蕾期和盛花期时,棉田如遇干旱天气,要及早沟灌浇水,如遇大雨及时排涝,防止发生淹水或泥涝。
(二)科学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1、整枝打顶。密度较低棉田(低于2000株/亩),提倡保留叶枝,通过叶枝结铃提高产量,中等密度棉田可简化整枝,于果枝后去掉果枝以下的全部叶枝和叶子,密度达到5000株/亩以上棉田无需整枝。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原则,每亩密度4000株,单株果枝14~15个即可打顶,打顶时间不宜迟于7月底。早发棉田打顶时间在7月中旬,提倡轻打,打一心即可。
2、合理化控。根据棉株长势和生育时期合理使用缩节胺,缩节胺用量蕾期控制在0.5~1.0克/亩,初花期控制在1.5~2.0克/亩,打顶后7~10天重控,用量4.0~5.0克/亩。对于生长过旺的棉田,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可早使并适当加大用量。
3、中耕揭膜。现蕾期中耕要深,一般8~10厘米,并结合锄草、培土一同进行;花铃期中耕要浅,一般3~5厘米,以免伤根,雨后或浇水后及时浅中耕。进入蕾期后应及时揭去地膜,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棉花抗旱防衰能力。
6月上中旬开始陆续移栽的麦茬棉田,在基施复合肥基础上,7月中旬追施尿素7~10千克/亩。打顶时间,黄淮平原在7月中旬,华北平原在7月上旬,打顶后上部果枝有3个果节时要重控,多雨时要加强化控防止旺长。
(三)防治虫害。棉花蕾期之后是虫害的高发时期,要加强发生监测,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应及时防治。棉铃虫可用菊酯类农药以及辛硫磷与菊酯类农药复配制剂或甲维盐等喷雾防治,棉盲蝽、棉蓟马和蚜虫可选用马拉硫磷、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等喷雾防治,红蜘蛛用哒螨灵、阿维菌素、甲维盐等防治。棉田用药防治虫害要按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对水喷施,同时注意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搞好防护,杜绝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防灾减害。及时对不良天气进行监测和预报,着力抓好雹灾补救与抗旱排涝。
1、雹灾补救。如发生冰雹灾害,应抓紧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于灾后5~7天,及时追施氮肥,促进棉花尽快恢复生长,并结合整枝、化控防止雹灾后棉花徒长,实时注意棉蚜发生并及早防治。
2、抗旱排涝。棉田遭受持续干旱,灌溉提倡次要晚,第二次要早,两次灌溉时间间隔10~12天,第三、第四次连续灌溉,一般间隔7~8天,灌溉方法宜采用滴灌,沟灌可隔行开沟;受渍涝棉田,要做好排水工作,及时清洗叶片浮泥和收摘黄熟成铃,剪除空枝,扶理倒伏棉株并再次培土,排水后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棉花恢复生长时及时化控,抹除赘芽,注意防治病虫草害发生。
三、西北内陆棉区
今年以来西北内陆棉区气候总体平稳,棉花生长发育指数趋于正常,结合当前棉花生长实际情况和气候环境特点,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肥水管理。苗期后次浇水可提前到盛蕾期,有利于棉花产量形成。对于土壤肥力低、棉株生长发育慢的棉田,可结合苗期后次浇水亩追施尿素3~5千克,随后根据土壤持水量,一般6~10天滴灌一次,亩滴灌量由20~30立方米逐渐增加到30~40立方米,并每次随水施棉花专用肥3~8千克或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的混配肥。
(二)科学调控。合理化控:根据棉花生长情况,在肥水管理前或肥水管理后喷施缩节胺,可起到控大促小作用,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提高棉株群体整齐度。及早打顶: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高到均不等”原则,棉田果枝达到7~9个/株,或棉花株高超过80厘米时,要及时早打顶。打顶时间北疆不宜迟于7月5日,南疆不宜迟于7月10日。适时揭膜: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揭膜清理,降低农膜残留污染。
(三)防治虫害。棉花生长中期,是棉蚜虫、棉铃虫、棉叶螨等虫害的高发期,要积极做好防控工作。一是棉蚜虫、棉叶螨做好点片防治,在发生初期,对其中心株进行拔除、药剂涂茎、化学防治,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是棉铃虫根据百株幼虫数,采用赛丹、Bt制剂等生物农药,做好2、3代棉铃虫的防治。
(四)防灾减灾。一方面搞好人工防雹防洪、防旱防高温和灾害补救等工作,加强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冰雹的监测和预报,尽可能提高预报时效,采取紧急措施,以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另一方面针对遭受灾害晚发棉田,要积极采取促早措施,通过中耕、化控、叶面喷施赤霉素、尿素等措施加速生长,发育明显缓慢的棉株,应于7月初完成早打顶,并采取少量、高频次的滴灌措施,以提高个体伏桃比例。
一、播前准备首先要购买棉花良种,提倡年年换种,千万不要贪图便宜,用二代或三代的棉种,因为自留种每年减产10%左右。每亩用种1.5公斤左右,播前晒种,累计晒种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并不断翻动。注意不要直接摊晒在水泥地、砖地或金属板上。播前必须适时造好墒,保墒,做到足墒下种。
二、科学施肥 施足底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4方,尿素10公斤,二铵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并施2公斤硼、锌、锰、铁等微肥。
三、适时播种 播种过早会因低温造成出苗不全,苗期病害加重,后期早衰;过晚易造成徒长,坐桃偏上,错过铃期,不利于高产。播期,在4月20日左右。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根据墒情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墒好土质较黏地稍浅;墒差沙土地可稍深。
四、合理密植 沙土、肥力差的适当密植;黏土地、肥力好的适当稀植,我的做法是:大小行种植,大行1米左右,小行55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用拖拉机地膜覆盖种植,现在有相当部分棉农苗期留苗过多,棉花封行早,通风透光差,导致光合作用降低,蕾铃脱落严重,棉花病虫害加重,无效果枝增多,不利于田间作业,棉花产量和质量降低,影响收入。
五、追肥浇水 苗期一般不需浇水,到花铃期亩追尿素20公斤,初花期一般干旱达15天左右,中午叶片略见打蔫时要及时浇水,即使下雨,不透也要浇,在棉花吐絮后,如遇干旱也应该浇一次水,这样可以提高根部活力,延缓棉花衰老,增加铃重,增产10%左右。
六、化控打顶 科学使用缩节安、助壮素,是搭好丰产架子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化控在现蕾期开始,6~8叶时亩用缩节安0.5克,初花期亩用1.5克,打顶后亩用量3克。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打顶要掌握“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一般棉田在7月15~20日完成。
七、病虫害防治苗期可选用天达2116加恶霉灵加吡虫啉,可防病治虫,以后每次喷药都加多菌灵液杀菌,辛硫磷、马拉硫磷、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治棉铃虫、盲椿象、红蜘蛛等,在喷药的同时,交替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微肥等。
八、设法省工省时 省工省时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因为现在每节省一个工就意味着能节省30~40元钱。
1.喷药。采用高浓度、低容量喷雾,原则是和平常用药量相当,把按常规9天左右喷一次的用药量的3倍量一次喷完,每桶药喷3亩左右,做法是;高油门、小水门、倒着走,避开大风天气,让药液形成雾自由落下,每走一趟喷两垄,穿上长裤长褂,戴上眼镜口罩,以防中毒,在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后喷药,如果阴天可全天作业。这样可以30天左右喷一次药,即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非常省工。
2.整枝。在六月底次修棉时留1~2个叶枝,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赘芽(毛耳朵)的生长,减少无效养分供给,非常省工,在7月15日左右顶心和叶心一块打掉,叶枝也能结3~5个桃,相当于一小棵棉花。
按照以上方法管理棉花,亩产量可达375~400公斤,尽管棉价下滑,也可通过高产获得相对理想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