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怎样旱育?水稻旱育技术要领

2017-11-14 09:53 3456.TV商机咨询

水稻旱育秧是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省工省力,又节本增效,受到人们的认可。但人们在育秧过程中,由于技术问题,常常有死苗现象出现,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水稻旱育技术要领。

水稻怎样旱育?水稻旱育技术要领

水稻旱育技术要领

1、选择靠近水源、土壤中性或偏酸性,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旱地作为育秧场所。

2、提早施肥:应提前深翻熟耙,播种前肥料、土壤充分熟化。

3、注意在秧苗“断奶期”浇足水,保持土壤满墒,若遇持续低温,应灌水护秧。

4、单位面积壮秧剂的用量,将壮秧剂与营养土尽量匀拌匀,且撒施均匀,播种后用不含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籽。

5、注意在久雨后天晴时逐步通风,不能突然揭膜,并土壤足墒。

6、要注意旱育秧浇水不宜过勤,除秧苗“断奶”前要土壤满墒外,一般情况下只要早上秧苗叶尖有露珠当天可不浇水。

水稻旱育技术要领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微信号:huobao3456tv),留言即回复您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1.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1.1萌发的条件

种子的萌发,取决于种子的生活力以及合适的外界条件。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当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都满足时便可发芽。一般当种子吸水量达到干种子本身重的25%时,就开始萌发,但慢而不整齐,吸收水分达到本身重40%时,达到饱和吸水量,适于萌发。吸足水分后,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发芽的温是10~12℃,适温度28~32℃,温是40℃,在水分、温度条件得到满足后在充足氧气条件下即可顺利发芽。

1.2幼苗生长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2.1幼苗生长特点

稻种发芽出苗时,初是芽鞘伸出地面为鞘叶,这片呈筒状无叶片亦无叶绿素的鞘叶伸长到一定程度,从中抽出一片有叶绿素但无叶片(肉眼看不见)的不完全叶。当不完全叶伸长达1厘米左右,秧田呈现一片绿色,便称为“出苗”。

出苗后2~3天,从不完全叶中抽出有叶片也有叶鞘的过错全叶。秧苗的叶龄是按完全叶的数目计算的。在片叶抽出但尚未展开时,秧苗呈针状,称为“立针”。秧苗进入三叶期,种子胚乳养分向乎耗尽,幼苗进入独立生活,此期称为“离乳期”。

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稻种发芽时由胚根向下延伸成为种子根,以后在胚轴的芽鞘节上开始发根。

1.2.2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首先是温度条件,粳稻出苗温是12℃,但在15℃以上出苗才比较正常。出苗后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上才开始生长,以日平均温度20℃左右对培育壮秧为有利。秧苗生育过程中忍耐温,播种至出苗―1℃;出苗至二叶期为3℃;三叶期以后为5℃。其次,秧田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幼苗才能正常生长。另外,随幼苗生长需要水分逐渐增加,也苗前土壤温度为40~50%即可发芽出苗。出苗后到三叶期为60~70%。三叶期后70~80%。

2.育秧意义及壮秧标准

2.1意义

育苗移栽可提早播种,延长水稻生长期,充分利用土地和生长季节;并且,有利于培育高质量的壮秧,还可根据插秧要求,做到合理密植。对提高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2.2壮秧标准

壮秧标准因品种、秧龄及充秧方式而有一定差异,但壮秧都有明显的共同特性。

从形态上,健壮的秧苗生长整齐一致,植株个体间差异小,无病虫害发生;叶片短、宽、厚,不软弱披垂,叶色绿中带黄,叶枕距短;茎扁蒲状,粗壮而有弹性,用手触摸有挺实感,压倒后能迅速弹起;根系发达,短白而粗壮,无黑根、烂根。

在生理方面:健壮的秧苗具有发根力强,植伤率低,光合能力与抗逆性强,插秧后返青快等生理特点。

3.育秧技术

3.1育秧前准备工作

3.1.1选地、整地、做床和架棚为了培育壮秧,应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肥沃、渗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质地疏楹、呈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作秧田。选好地后整地也至关重要。要求做到床面平坦,土疏松细碎,床面无残茬、草根。一般选好的育秧地可在头年秋天或早春化冻后浅翻10厘米,播前3~5天打碎土块,施人优质农肥和化肥。一般每平方米农肥5~10千克,硫酸铵25千克,磷酸钙5克,硫酸钾15克。地整平后实行早作床,规格可按塑料膜幅宽及架棚片竹长度来定。架设苗棚要求牢固、抗风、保温。

3.1.2配制营养土

首先,造反适宜客土确定配制比例。其次,根据秧田面积计算出需配制的数量,并做好配制前的准备,然后充分搅拌,配制均匀,并进行调酸和消毒处理。

3.1.3播种前种子处理

在选用良种基础上,在播种前需做好一系列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晾芽等项内容。

3.2育秧技术要点

首先,要培把苗床地。一般年平方米施农肥15千克左右,整平混匀,并进行床上调酸,使其10厘米表层土PH值调到5左右。打碎土块,杂物,整平压实床面。

其次,播种质量。一般可在4月5日一15日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150~300克左右。在播种前一天往床面浇一次透水,使5厘米床土达饱和状态,播种当天缺水需再补浇一次水。播后将种子三分之二部分压人土中或浇细水使其沾在床面上,覆1厘米细土,为防杂草和地蝼蛄危害,在床面均匀喷施天草药剂,撒布毒谷或毒土。施药后马一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

另外,加强育秧管理。在温度管理上,播后6~7天尽量采取保温措施,促进出苗,以不超过40℃为宜。出齐苗后揭去平铺地膜,温度控制在30℃左右,片叶展开后加大通风量,床温降到25℃左右,三叶后逐渐转入自然炼苗。在水分管理上,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另外,及时补肥并防止立枯病发生。

1.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1.1萌发的条件

种子的萌发,取决于种子的生活力以及合适的外界条件。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当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都满足时便可发芽。一般当种子吸水量达到干种子本身重的25%时,就开始萌发,但慢而不整齐,吸收水分达到本身重40%时,达到饱和吸水量,适于萌发。吸足水分后,还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萌发,发芽的温是10~12℃,适温度28~32℃,温是40℃,在水分、温度条件得到满足后在充足氧气条件下即可顺利发芽。

1.2幼苗生长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2.1幼苗生长特点

稻种发芽出苗时,初是芽鞘伸出地面为鞘叶,这片呈筒状无叶片亦无叶绿素的鞘叶伸长到一定程度,从中抽出一片有叶绿素但无叶片(肉眼看不见)的不完全叶。当不完全叶伸长达1厘米左右,秧田呈现一片绿色,便称为“出苗”。

出苗后2~3天,从不完全叶中抽出有叶片也有叶鞘的过错全叶。秧苗的叶龄是按完全叶的数目计算的。在片叶抽出但尚未展开时,秧苗呈针状,称为“立针”。秧苗进入三叶期,种子胚乳养分向乎耗尽,幼苗进入独立生活,此期称为“离乳期”。

幼苗地下部分生长,在稻种发芽时由胚根向下延伸成为种子根,以后在胚轴的芽鞘节上开始发根。

1.2.2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首先是温度条件,粳稻出苗温是12℃,但在15℃以上出苗才比较正常。出苗后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上才开始生长,以日平均温度20℃左右对培育壮秧为有利。秧苗生育过程中忍耐温,播种至出苗―1℃;出苗至二叶期为3℃;三叶期以后为5℃。其次,秧田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气,幼苗才能正常生长。另外,随幼苗生长需要水分逐渐增加,也苗前土壤温度为40~50%即可发芽出苗。出苗后到三叶期为60~70%。三叶期后70~80%。

2.育秧意义及壮秧标准

2.1意义

育苗移栽可提早播种,延长水稻生长期,充分利用土地和生长季节;并且,有利于培育高质量的壮秧,还可根据插秧要求,做到合理密植。对提高单产具有重要意义。

2.2壮秧标准

壮秧标准因品种、秧龄及充秧方式而有一定差异,但壮秧都有明显的共同特性。

从形态上,健壮的秧苗生长整齐一致,植株个体间差异小,无病虫害发生;叶片短、宽、厚,不软弱披垂,叶色绿中带黄,叶枕距短;茎扁蒲状,粗壮而有弹性,用手触摸有挺实感,压倒后能迅速弹起;根系发达,短白而粗壮,无黑根、烂根。

在生理方面:健壮的秧苗具有发根力强,植伤率低,光合能力与抗逆性强,插秧后返青快等生理特点。

3.育秧技术

3.1育秧前准备工作

3.1.1选地、整地、做床和架棚为了培育壮秧,应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肥沃、渗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质地疏楹、呈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作秧田。选好地后整地也至关重要。要求做到床面平坦,土疏松细碎,床面无残茬、草根。一般选好的育秧地可在头年秋天或早春化冻后浅翻10厘米,播前3~5天打碎土块,施人优质农肥和化肥。一般每平方米农肥5~10千克,硫酸铵25千克,磷酸钙5克,硫酸钾15克。地整平后实行早作床,规格可按塑料膜幅宽及架棚片竹长度来定。架设苗棚要求牢固、抗风、保温。

3.1.2配制营养土

首先,造反适宜客土确定配制比例。其次,根据秧田面积计算出需配制的数量,并做好配制前的准备,然后充分搅拌,配制均匀,并进行调酸和消毒处理。

3.1.3播种前种子处理

在选用良种基础上,在播种前需做好一系列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晾芽等项内容。

3.2育秧技术要点

首先,要培把苗床地。一般年平方米施农肥15千克左右,整平混匀,并进行床上调酸,使其10厘米表层土PH值调到5左右。打碎土块,杂物,整平压实床面。

其次,播种质量。一般可在4月5日一15日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150~300克左右。在播种前一天往床面浇一次透水,使5厘米床土达饱和状态,播种当天缺水需再补浇一次水。播后将种子三分之二部分压人土中或浇细水使其沾在床面上,覆1厘米细土,为防杂草和地蝼蛄危害,在床面均匀喷施天草药剂,撒布毒谷或毒土。施药后马一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

另外,加强育秧管理。在温度管理上,播后6~7天尽量采取保温措施,促进出苗,以不超过40℃为宜。出齐苗后揭去平铺地膜,温度控制在30℃左右,片叶展开后加大通风量,床温降到25℃左右,三叶后逐渐转入自然炼苗。在水分管理上,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另外,及时补肥并防止立枯病发生。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