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黄化是常见的一种危害,常常导致玉米出苗后,出现生长缓慢、植株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苗枯死,严重的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本文对玉米苗黄化的危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玉米苗黄化的危害
玉米苗出现黄化后,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黄化的玉米苗,经过相应的治理后,可以逐渐的恢复生长,但是与正常的玉米苗相比,玉米的发育情况依然较差,而且治理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玉米苗的黄化问题比较严重,经过相应的治理后,一些玉米苗死亡,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玉米的产量,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玉米苗生长到5到10厘米时,容易出现轻中度的黄化,而生长到20厘米时,容易出现重度的黄化。玉米苗黄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农民的日常管理有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黄化的玉米苗呈条形分布,黄花苗与正常苗的分解明显,玉米苗黄化与施肥也有一定的关系,常年施用农家肥的田地,玉米苗黄化发生的很少,而施用化肥的玉米,玉米苗黄化的几率很大。
玉米苗黄化的原因
农药的使用
由于土地偏碱性,因此严格限制含有甲、氯等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但是一些农民的知识有限,不了解这些农药的危害,选择廉价的甲碘隆等除草剂,在使用了这些后,会严重的影响下茬作物的产量,通常情况下会减产40%左右,如果使用的药量较大,多会减产60%左右。一些农民在使用某种有效后,就会选择连续的使用,使得农药会在土壤中积累,如果某种元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玉米苗黄化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提倡少耕、浅耕,使得存留在地表层,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大。
气候原因
进入六月份后,温度偏高,而且降雨量比较少,气候比较干旱,尤其是在六月中旬,气温可以达到37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在50%左右,而且气温还会逐渐升高,这时候玉米正在从自养向异样过渡,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非常容易导致玉米发育不良,出现黄化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直接造成玉米苗死亡。
病虫害
一些常见的玉米苗枯病和蓟马危害等,也容易导致玉米苗黄化,玉米苗枯病是由于真菌侵染导致的玉米苗枯萎,在部分地区,玉米苗的枯病比较严重,可以达到30%左右,严重的影响了玉米苗的发育。蓟马等虫害受到气候的影响较大,如果气候高温干旱,容易出现蓟马危害,受到危害的玉米苗,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枯黄,严重时会导致心叶卷曲。
玉米苗黄化的防治措施
翻新土地、加大宣传、控制农药使用
对于甲氯碘隆除草剂等农药已经造成危害的土地,可以通过深耕,以及浇水灌注等方式,减少残留的农药,如果土地受到的影响较大,可以种植一些耐性较好的作物,如果田块受到的影响较小,适当的喷洒解害灵等试剂,让黄化的玉米苗恢复生长。为了防止农民继续使用这些廉价的除草剂和农药,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普及基础农业知识,同时禁止甲氯碘隆等销售,政府部门根据可以当地的实际情况,派遣一些技术人员,实地的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的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尽量减少农药对作物的伤害。
通渠引水、合理施肥
考虑到夏季高温干旱的气候特点,可以通过浇水和施肥,来降低气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玉米从自养开始向异样过渡,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依靠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显然无法满足玉米的生长,因此可以人为的进行浇水和施肥,及时的供给玉米生长的必须元素,在浇水和施肥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玉米苗的生长情况,将水量和肥料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及时用药、防病治虫
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可以在病虫害发生之前,先喷洒相应的,如玉米苗枯病,可以用50%的多菌灵或95%的恶霉灵等喷洒,而蓟马虫害可以用40%的乐果进行治理,如果掌握了苗枯病和蓟马的周期,就可以提前进行喷洒,真正的做到提前预防,将治理的效果化。
玉米苗出现黄化后,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黄化的玉米苗,经过相应的治理后,可以逐渐的恢复生长,但是与正常的玉米苗相比,玉米的发育情况依然较差,而且治理需要一定的成本。
如果玉米苗的黄化问题比较严重,经过相应的治理后,一些玉米苗死亡,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玉米的产量,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玉米苗生长到5到10厘米时,容易出现轻中度的黄化,而生长到20厘米时,容易出现重度的黄化。
玉米苗黄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农民的日常管理有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黄化的玉米苗呈条形分布,黄花苗与正常苗的分解明显,玉米苗黄化与施肥也有一定的关系,常年施用农家肥的田地,玉米苗黄化发生的很少,而施用化肥的玉米,玉米苗黄化的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