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众多地区均有种植。然而,近年来芝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单产水平一直上不去。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芝麻产量呢?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知识有哪些呢?以下内容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一、科学选地,精心整地
芝麻忌重茬,连茬芝麻易感病,且长势弱,产量低,加之夏芝麻生育期间一般雨涝偏多,因此选择地势高燥、质地疏松、通气透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茬没种过芝麻的砂壤土和壤土地为好。芝麻的种子很小,本身贮藏的养分不多,幼芽细嫩,顶土力弱,幼苗出土比较困难,因此芝麻发芽出苗对整地的质量要求较高。种植芝麻的地块要求精耕细耙、耕层深厚、土壤细碎、上虚下实、地面平整、墒情良好。夏芝麻用地平整时一般不需要深耕,耕深通常以15~30cm为宜。如果过深,不但会翻上生土,且犁垡不能耙碎、耙实、易跑底墒,对出苗不利。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必须趁墒犁地,随犁随耙随种,以免跑墒。
二、选用优质高产高抗品种
夏芝麻的整个生育期都在炎热的夏季,此时旱害和渍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选择高产、优质、生长势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是夏芝麻高产稳产的基础,这些优良品种表现为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结蒴快而多,耐渍耐旱耐病、抗逆性强,籽粒纯白、出油率高,商品性好;同时,由于夏芝麻田间生长时间较短,应选择早、中熟品种。几年来的试验表明:鄂芝2号、鄂芝4号、鄂芝6号等比较适合襄阳地区种植。
三、抢时抢墒早播
芝麻是喜温作物,尤其是夏芝麻季节性很强,生育期仅为90~105d左右。如果播种过晚,后期气温降低,会直接影响芝麻的产量。农谚常说的“小满种芝麻,亩产一担八;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把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夏芝麻增产的关键在于抓紧时间抢种,以便充分利用前期有利的温光条件,达到苗全、苗壮、早发、高产、稳产的目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力水平、密度相同的情况下,5月20日、5月27日、6月4日、6月11日四期播种的芝麻,单产分别为2155.5、1860.0、1614.0、1407.0kg,播种越早,产量越高,5月20日播种的分别比5月27日、6月4日和6月11日播种的单产高15.9%、33.6%和53.2%。因此,要获得夏芝麻的高产,必须突出一个“早”和“抢”字,充分利用现在机收、机耕、机播的快捷优势,趁墒、趁天晴抢收割、抢整地、抢播种,力争6月上旬播完。
四、配方施肥,科学追肥
施肥水平低和偏施氮肥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表明:每hm2施专用肥(12%~8%~5%)750kg或者施N、P混配肥1200kg作底肥,能显著提高芝麻的单株蒴果数和蒴果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同时,由于夏芝麻生育期短,需肥量大且集中,追肥就成为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多年的试验表明,芝麻在初花期到盛花期需肥量较大,尤其是在现蕾开花期,对磷、钾元素养分的需求明显增加。为防止此时出现缺肥现象,除在初花期前追施肥料以补充营养外,还可结合喷药(防病治虫)进行叶面追肥。具体方法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尿素+硼砂溶液,于晴天下午3点钟后进行叶面喷雾,以后每3~5d喷1次,连续3~5次,可显著增加单株蒴数、蒴粒数和千粒重,增产10%以上。
五、窄厢深沟,合理密植
芝麻对土壤水分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受渍易感病减产。采取窄厢深沟,“三沟”通畅,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沥,雨停地干,能防渍防病保株,提高单产。试验表明,采用窄厢(厢面2m)比宽厢(厢面4m)病株率降低10.5个百分点,单株蒴果多18个,单产每hm2增产468kg。夏芝麻由于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高产适宜的密度是单秆型品种为1.1~1.5万株/亩;分枝型品种为0.8~1.0万株/亩为宜,合理的密度能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确保每hm2单产达到1800kg以上,太密太稀均难以获得高产。
六、加强田间管理
芝麻出苗后3~5d,长出第2对真叶时开始间苗,要求去弱苗留强苗;在3~4对真叶时进行移苗补苗定苗,补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移植后浇水定根。为了预防间苗定苗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和机械损伤,一般分3次间苗和定苗为宜,即是一疏二间三定苗。基本原则是:“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苗”。做到留匀、留稠,不留双株苗。夏芝麻生长在高温多雨季节,地面遇雨或灌水后易板结和滋生杂草,应结合间苗定苗,进行2~3次中耕除草,对促进芝麻健壮生长和高产有显著效果。中耕除草应做到:下雨前不锄,以免锄后遇雨受渍;地过干过湿不锄,以免伤根;有草必锄;雨后必锄。也可用除草剂防除杂草,于播种后出苗前2~3d,用72%都尔乳油1.5~3.0L/hm2,兑水750L进行地表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多种杂草。
七、合理用水,科学管水
芝麻在整个生育期内对水分的需求反应非常敏感,既不能长时间干旱又不能长时间渍水。芝麻苗期的需水量较小,如果播种时墒情好,能满足苗期对水分的要求,就不必再浇水。但是进入开花结蒴期后对水分的要求十分严格,此时既怕渍水,又怕干旱,因此要做到遇旱及时浇水,遇涝及时排水。同时要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不渍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现蕾以后,如遇干旱,产量会明显降低。到封顶期需水量逐渐减少,如果在开花结蒴期的湿度保持较好,那么这时一般不需要进行浇灌。
八、化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化控可降腿高、促苗壮、防旺长、增产量。可从芝麻5对真叶起,用缩节胺225~300mL/hm2喷洒,以后每长出2对真叶喷1次,全生育期喷4~5次,效果良好。芝麻常见的病害有茎点枯病、青枯病、枯萎病、立枯病、疫病等。综合防治方法是: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合理轮作,切忌连茬;③清沟排水,防止渍害;④抓好3个时期防治,播种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g拌种子500g;出苗后现蕾前用70%甲基硫菌灵或抗枯灵500~600倍液喷雾;盛花期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150g兑水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芝麻天蛾、蟋蟀等。综合防治方法:①采取提早播种、铲除杂草、消灭虫源等农业措施;②黑光灯诱杀成虫等物理防治;③使用晶体敌百虫、吡虫啉、菊脂类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九、适时打顶,促早熟攻粒重
芝麻生长后期及时打顶,可改善后期营养状况,减少养分无效消耗,消除顶端优势,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根、茎、叶、蒴的功能期,使植株体内有机养分集中向蕾、花、蒴果、籽粒转移,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黄梢、秕粒,但严禁打叶。打顶时间一般在盛花后7~10d左右,或成熟前25~30d,主要方法是去掉主茎和分枝茎顶端1~2cm生长点即可。打顶后立即喷施800倍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次,以增加芝麻后期抗病能力和光和效率,同时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实现增产增收。
十、适当晚收,保丰产丰收
收获过早是影响芝麻产量的一个重要人为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据试验,尽管叶片脱落乃至收获,籽粒的灌浆仍在进行,适当晚收,可以增产量提品质,晚收1d,可增收芝麻1.5kg左右。一般在终花期后20d左右便可成熟,其特征是茎叶及果实变为黄色,并大量落叶,还有少量出现裂果,这时便可收获。收割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开中午高温阳光强烈照射,减少下部裂蒴掉籽或病死株裂蒴造成损失。收割后捆成小捆,以20cm直径的小束(约30株)为宜,于田间或场院内,每3~4束支架成棚架,各架互相套架成长条排列,以利曝晒和通风干燥,防止籽粒霉变。当晒至50%裂果时,用木棍逐捆磕拍脱粒。经过2~3次脱粒以后,再将芝麻秆堆沤2~4d,使果内假隔膜分离、干燥,种子易于脱落,确保颗粒归仓,并及时晒干、扬净、入库,以提高籽粒的商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