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主要为害葡萄的果粒、果梗、穗轴、叶片、叶脉、叶柄、枝蔓、新梢及卷须等绿色幼嫩部分,其中以果粒、叶片、新梢为主,果穗受害损失。
幼嫩果粒受害,初期果面有深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直径3~8 mm、边缘紫褐色、中央灰白色且稍凹陷的病斑,形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龟裂,果实变小,味酸,失去食用价值。病斑于表皮,不深入果肉。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并溢出灰白色黏液。果粒后期受害常开裂畸形。成熟果粒受害,只在果皮表面出现木栓化斑,影响品质。
叶片受害,初期为针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直径1~4 mm。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破裂穿孔,但周围仍保持紫褐色晕圈。病斑常沿叶脉发展并形成星芒状空洞,这是此病的一个显着特征。幼叶受害因叶脉停止生长而皱缩。
穗轴、果梗、叶脉、叶柄、枝蔓、新梢、卷须受害后的共同特点是病斑初期呈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的小斑,后期为中央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明显凹陷并开裂的近椭圆形病斑,扩大后多呈长条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穗轴受害可使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受害可使果粒干枯脱落或僵化。叶脉及叶柄受害,可使叶片干枯或扭曲皱缩。枝蔓、新梢及卷须受害后,可导致生长停滞以至萎缩枯死。
2、病原
无性态为葡萄痂圆孢(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我国常见其无性阶段。分生孢子盘黑色,半埋生于寄主组织中,突破表皮后长出产孢细胞及分生孢子。产孢细胞圆筒形,短小密集,无色,单胞,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形或长圆形,稍弯,中部缢缩,内含1~2个油球。
有性态为Elsinoeampelina(deBary)Shear,属子囊菌亚门、痂囊腔属。子囊着生在子座内梨形的子囊腔内,内含4~8个褐色至暗褐色3隔的子囊孢子。该病菌仅为害葡萄。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病枝梢、病果、病蔓、病叶、病卷须中越冬,其中以病梢和病叶为主。翌年春季,越冬的病菌在葡萄开始生长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幼嫩的叶片和新梢上,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寄主引起初侵染。侵入寄主后,菌丝体在寄主表皮下寄主细胞间蔓延,也能侵入到细胞内,以后形成分生孢子盘,并突破表皮,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陆续侵染新抽出的绿色部分,不断进行多次再侵染。一般潜育期6~12 d。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病苗木与插条的调运。在高温多雨季节,葡萄生长迅速、组织幼嫩时发病重,天气干旱时发病较轻。
4、防治方法
4.1 清源 在生长期中,及时摘除不断出现的病叶、病果及病梢。冬季修剪时,仔细剪除病梢、僵果,刮除主蔓上的枯皮,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再用铲除剂喷布树体及树干四周的土面。常用的铲除剂有:①波美3~5度石硫合剂;②80 %五氯酚钠原粉稀释200~300倍,加3度波美石硫合剂混合液;③10 %硫酸亚铁加1 %粗硫酸。喷药时期以葡萄芽鳞膨大,但尚未出现绿色组织时为好。
4.2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追肥应使用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全肥,避免单独、过量施用氮肥,增强树势。同时加强枝梢管理,结合夏季修剪,及时绑蔓,去除副梢、卷须和过密的叶片,避免架面过于郁闭,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地势低洼的葡萄园,雨后要及时排水;适当疏花疏果,控制果实负载量。
4.3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对黑痘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所以在历年发病严重的地区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技术水平,选用既抗病又具有优良园艺性状的品种。如巨峰品种,对黑痘病属中抗类型,康拜尔、玫瑰露、吉丰14、白香蕉等也较抗黑痘病。
4.4 喷药保护 在葡萄发芽前喷布1次铲除剂,消灭越冬潜伏病菌。常用的铲除剂有波美1~3度石硫合剂等。葡萄展叶后开始喷药,以开花前和落花70 %~80 %时喷药为重要。可根据降雨及病情决定喷药次数。一般可在开花前、落花70 %~80 %果实如玉米粒大小时各喷1次。以后15 d时再喷1次,基本可控制病害。有效药剂有70 %甲基硫菌灵、40 %百菌净、70 %霉奇洁、80 %普诺、50 %多菌灵、1:0.5:(160~240)波尔多液、70 %代森锰锌、40 %锰锌克菌多、77 %可杀得等。80 %大生M-45、杜邦易保等也有较好防效。新近发展的“红地球”葡萄对铜较敏感,不易使用波尔多液等铜制剂。
4.5 苗木消毒 外引苗木、插条时消毒是葡萄新发展区预防黑痘病发生的方法。一般在栽植或扦插前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或10 %硫酸亚铁加1 %粗硫酸浸条3~5 min取出定植或育苗均能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