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苗突然萎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11-08-01 09:15 3456.TV商机咨询

棉花苗在生长期突然萎蔫的原因分析:

一、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营养失调

  萎蔫的叶片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叶片不褪绿,根部和剖茎无病变症状。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较长时间干旱、土壤缺水或者土壤湿度大、板结缺氧,致使棉花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养分受阻,造成营养失调;如果再突降大雨或遭遇连阴雨,发生更为严重。一般来讲,沙质土壤、土壤瘠薄、盐碱地、底肥不足以及缺少钾肥的棉田,相对发生较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生这种情况的棉田,极易在中后期发生早衰,造成较大的损失。在中后期发生,典型症状可表现为以下几种:①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②叶片边缘呈现黄色,叶肉组织褪绿,但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叶色由黄色变成紫红色、叶片皱缩、变脆。③叶片枯落时,茎秆顶端呈干焦状,蕾铃大量脱落。④根系发育不良,主根短而细,常成“鸡爪根”,支根、须根数量显著减少,颜色深褐色,变褐腐烂。

  建议应对措施:如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如土壤湿度大应及时中耕散湿。底肥施用不足,尤其对施用的底肥质量有怀疑的和钾肥使用量偏少的棉田,应尽早追施钾、磷肥,补充营养。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可选用磷酸二氢钾、精品二氢钾、六合一增产素、棉花抗病高产素、高硼高钾、磷酸二铵水溶液等对棉株叶面喷施,以快速缓解症状。

  二、棉花黑根腐病

  该病发生后,首先棉花叶片供水不足,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相继整株棉花萎蔫,叶片青枯。将病株拔下,可见主根木质层呈现浅褐色,其断面呈现深褐色病变(但剖茎未发现病变)。而因营养失调、干旱缺水所造成的打蔫,根系为正常的嫩色。苗期发生枯萎病的黑根腐病发生较重,反之则没有或者发生很轻。

  其与前述营养失调的典型区别是:①棉苗稍矮化或矮化不明显,叶片皱缩或萎蔫,严重时发生青枯。②病苗茎基和根部紫黑色,逐渐腐烂,干燥后皮层干腐呈棕褐色,病部表皮纵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白色霉层,是病原菌丝和内分生孢子。③病根比健根细,侧根增多。④根尖皮下组织发黑、变脆,后期根基部畸变肿大。⑤病株结铃明显减少。 ⑥棉花吐絮期为发病高峰,叶片萎蔫下垂,迅速青枯,但叶片并不立即脱落。

  病原菌属半知菌拟黑根霉属根串珠霉菌,该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豆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多种植物。病菌孢子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能在病残体上越冬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土壤温度15℃~20℃时有利于病原侵入和病害发展,低于15℃、高于27℃发病很少,温度在30℃以上很难发病。棉田多年连作、土壤黏重、微酸性至碱性、腐殖质含量高、地势低洼、大水漫灌、土壤长期潮湿等条件下,利于发病。

  建议应对措施:发病后可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六高牌乙蒜素1000倍液、一支灵3000倍液、70%敌磺钠500倍液、99%天达恶霉灵4000倍液,同时选择加配芸薹素内酯、DA-6、农喜十效素、复硝酚钠、细胞分裂素等调节剂或者前述的药剂加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600倍加天达有机硅6000倍混合喷雾,一般连喷2次即可。喷药的同时,对重病株可用药液喷施于棉株根部,效果突出。

一、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营养失调

萎蔫的叶片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叶片不褪绿,根部和剖茎无病变症状。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较长时间干旱、土壤缺水或者土壤湿度大、板结缺氧,致使棉花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养分受阻,造成营养失调;如果再突降大雨或遭遇连阴雨,发生更为严重。一般来讲,沙质土壤、土壤瘠薄、盐碱地、底肥不足以及缺少钾肥的棉田,相对发生较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生这种情况的棉田,极易在中后期发生早衰,造成较大的损失。在中后期发生,典型症状可表现为以下几种:①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②叶片边缘呈现黄色,叶肉组织褪绿,但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叶色由黄色变成紫红色、叶片皱缩、变脆。③叶片枯落时,茎秆顶端呈干焦状,蕾铃大量脱落。④根系发育不良,主根短而细,常成“鸡爪根”,支根、须根数量显著减少,颜色深褐色,变褐腐烂。

建议应对措施:如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如土壤湿度大应及时中耕散湿。底肥施用不足,尤其对施用的底肥质量有怀疑的和钾肥使用量偏少的棉田,应尽早追施钾、磷肥,补充营养。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可选用磷酸二氢钾、精品二氢钾、六合一增产素、棉花抗病高产素、高硼高钾、磷酸二铵水溶液等对棉株叶面喷施,以快速缓解症状。

二、棉花黑根腐病

该病发生后,首先棉花叶片供水不足,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相继整株棉花萎蔫,叶片青枯。将病株拔下,可见主根木质层呈现浅褐色,其断面呈现深褐色病变(但剖茎未发现病变)。而因营养失调、干旱缺水所造成的打蔫,根系为正常的嫩色。苗期发生枯萎病的黑根腐病发生较重,反之则没有或者发生很轻。

其与前述营养失调的典型区别是:①棉苗稍矮化或矮化不明显,叶片皱缩或萎蔫,严重时发生青枯。②病苗茎基和根部紫黑色,逐渐腐烂,干燥后皮层干腐呈棕褐色,病部表皮纵裂,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白色霉层,是病原菌丝和内分生孢子。③病根比健根细,侧根增多。④根尖皮下组织发黑、变脆,后期根基部畸变肿大。⑤病株结铃明显减少。⑥棉花吐絮期为发病高峰,叶片萎蔫下垂,迅速青枯,但叶片并不立即脱落。

病原菌属半知菌拟黑根霉属根串珠霉菌,该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豆科、茄科、葫芦科、锦葵科多种植物。病菌孢子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能在病残体上越冬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与温度关系密切。土壤温度15℃~20℃时有利于病原侵入和病害发展,低于15℃、高于27℃发病很少,温度在30℃以上很难发病。棉田多年连作、土壤黏重、微酸性至碱性、腐殖质含量高、地势低洼、大水漫灌、土壤长期潮湿等条件下,利于发病。

建议应对措施:发病后可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六高牌乙蒜素1000倍液、一支灵3000倍液、70%敌磺钠500倍液、99%天达恶霉灵4000倍液,同时选择加配芸薹素内酯、DA-6、农喜十效素、复硝酚钠、细胞分裂素等调节剂或者前述的药剂加天达2116棉花专用型600倍加天达有机硅6000倍混合喷雾,一般连喷2次即可。喷药的同时,对重病株可用药液喷施于棉株根部,效果突出。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