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疣孢霉病的病症及防治措施是啥?

2013-06-05 09:19 3456.TV商机咨询

鸡腿菇疣孢霉病又名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白腐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子实体病害。该菌常先在轮制形孢字梗上产生薄壁分生孢子,其后产生侧生孢子,小编带大家了解其病症及防治措施。

鸡腿菇在现蕾期感染此病,常在幼小的菇蕾上形成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使菇蕾不能正常发育,从而造成菇柄肿大,菌盖尖小的畸形菌蕾堆,初为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并有黄褐色水珠渗出而腐烂;

子实体生长后期受侵染时,在菌盖或菌柄基部出现黄褐色至灰黑色病斑并深入菌肉组织,在病斑表面长出灰白色霉状物,即病原物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终使整个菇体变为黄褐色并渗出褐色汁液而腐烂。

该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浅表层,靠孢子通过覆土、昆虫、气流等途径传播。据观察,菇棚内温度在17~32℃之间,湿度在90%~95%,通气性差的条件下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出菇场所:

选择没有种过鸡腿菇的大棚或菇房。使用前搞好环境卫生,用50%的多菌灵800倍药液或1:200~300倍的克霉灵药液对大棚或菇房进行消毒处理;

②覆盖用土:

选择没有栽培过食用菌的地块取地表1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用70℃蒸汽消毒2h左右或用Ⅱ型克霉灵1:600倍液拌土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③装钉窗纱或防虫网:

定期喷洒专用杀虫剂,防止菇蚊等带菌传播;

④改善菇房环境条件:

出菇期内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5℃左右,湿度80%~85%,定时通风换气,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⑤一旦发病,加强通风,及时将病菇摘除并集中处理对发病区用Ⅱ型克霉灵1:300倍,50%的多菌灵1:500倍液70%的甲基硫菌灵1:800倍液,65%的代森锌 1:500倍液喷施,均有较好的效果。

鸡腿菇是一种药用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痔疮的作用。

(1)覆土是疣孢霉的主要传播媒介,因而消毒覆土是控制疣孢霉病发生的关键。覆土材料宜用距地表15cm以下的土,这样可避免把地表层的病虫害带入菇房。疣孢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河泥、塘泥等含疣孢霉孢子较多,不宜使用。覆土材料取回后,在烈日下曝晒至干燥状态,使用时用千分之一甲醛水溶液均匀调水,每立方米覆土约需工业甲醛2Kg左右,调至土粒呈湿润状态,然后用薄膜覆盖密闭一天,再摊开晾一天,让甲醛挥发后使用。若用蒸汽消毒覆土,可在65℃下保持1小时。

(2)菇房处理 菇房位置应远离垃圾场,猪牛棚等病虫较多的场所。若培养料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可结合巴氏消毒法通蒸汽消毒。若不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可用甲醛消毒,按每立方米10ml甲醛,2g高锰酸钾的量熏蒸12小时。或用气雾消毒盒按每立方米2-4克量熏蒸2小时以上。

(3)蘑菇覆土之后,出菇之前,在菇房及周围环境均匀喷洒苯并咪唑类农药,可有效防止疣孢霉病发生。常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特克多、腐绝、疣孢净等,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近年全省广泛采用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研制的“高效杀菌剂”,效果良好。

(4)发病菇床处理 若遇疣孢霉病大面积发生,应立即停止喷水,挖掉菇床上的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菇房用甲醛或气雾消毒盒熏蒸1小时,用量同上,注意不能熏蒸太久。熏蒸后立即通风2-3天,待菇床表面干燥,再均匀喷洒上述苯并咪唑类农药,使用浓度同上。注意一定要喷湿喷匀表层覆土,周围环境也要均匀喷雾,这样再调水之后,仍可正常出菇。若疣孢霉病少量发生,要及时摘除病菇及疣孢霉菌丝块,在发病部位均匀喷洒苯并咪唑类农药。

(5)加强菇房管理,在高温高湿时注意通风换气,摘除的病菇及时处理掉。

一、总状炭角菌病

又名鸡爪菇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寄生性杂菌,可造成鸡腿菇减产甚至绝收。

1、病状及病因:病害子实体主要出现在鸡腿菇脱袋覆土后的地畦或菌床上,初期为浅棕褐色,内部白色,呈鸡爪或枝珊瑚状分枝。成熟后为棕褐色或灰黑色,表面有许多黑色突起似桑椹状的子囊壳,可形成大量子囊孢子粉,借助通风或喷水等途径传播。受害子实体长3- 8cm ,粗0.3- 0.5cm ,顶端尖细,色较浅,干后韧性强不易折断。据笔者试验,总状炭角菌纯菌丝在PDA培养基上为白色棉絮状,在25- 28摄氏度 条件下培养,长满18* 180mm 常用试管斜面需要28天左右,而鸡腿菇菌丝10天左右即可长满。在污染鸡腿菇时其菌丝表现粗壮呈树根状成束生长,用手拉有韧性。地畦或菌床内温度在 25摄氏度 以上生长蔓延极其迅速5-7天可使整个地畦或菌床大面积污染,而后鸡腿菇子实体不再形成,个别已经形成的菇蕾也会萎缩死亡,菌床内部逐渐变黑软腐,鸡腿菇菌丝消失。

2、防治方法:

①覆土要用干净无杂质的肥田土,加入3%的石灰粉后搅拌均匀,再用65%的多菌灵1:500-800倍液调至适宜的含水量。也可用4-5%的甲醛液调节至适宜的含水量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后堆闷24-36小时,摊开晾至无药味后使用;

②发现病原物子实体后,马上用混合油浇灌其子实体及土内菌丝,使其萎缩后摘除烧掉。忌用手直接去拔。以免传播;

③在自然温度偏高的季节出菇时,采用不脱袋直接向袋口覆土出菇,可避免袋温升高和相互传染;

④适时栽培,严格控制菌床温度在 25摄氏度 以下,高温高湿有利于该菌的生长蔓延。

二、疣孢霉病

又名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白腐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子实体病害。

1、症状及病因:鸡腿菇在现蕾期感染此病,常在幼小的菇蕾上形成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使菇蕾不能正常发育,从而造成菇柄肿大,菌盖尖小的畸形菌蕾堆,初为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并有黄褐色水珠渗出而腐烂;子实体生长后期受侵染时,在菌盖或菌柄基部出现黄褐色至灰黑色病斑并深入菌肉组织,在病斑表面长出灰白色霉状物,即病原物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终使整个菇体变为黄褐色并渗出褐色汁液而腐烂。该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浅表层,靠孢子通过覆土、昆虫、气流等途径传播。据观察,菇棚内温度在17- 32摄氏度 之间,湿度在90-95%,通气性差的条件下极易发病。

2、防治方法:

①出菇场所选择没有种过鸡腿菇的大棚或菇房。使用前搞好环境卫生,用50%的多菌灵800倍药液或1:200-300倍的克霉灵药液对大棚或菇房进行消毒处理覆盖用土选择没有栽培过食用菌的地块取地表 10厘米 以下的深层土用 70摄氏度 蒸汽消毒2h左右或用Ⅱ型克霉灵1:600倍液拌土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②装钉窗纱或防虫网,定期喷洒专用杀虫剂,防止菇蚊等带菌传播;

③改善菇房环境条件,出菇期内菇房内温度控制在 15摄氏度 左右,湿度80-85%,定时通风换气,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④一旦发病,加强通风,及时将病菇摘除并集中处理对发病区用Ⅱ型克霉灵1:300倍,50%的多菌灵1:500倍液70%的甲基硫菌灵1:800倍液,65%的代森锌1:500倍液喷施,均有较好的效果。

三、轮枝霉病

又名褐斑病、干腐病、黑头病、干泡病,除为害鸡腿菇外,对平菇、双孢菇、草菇等均有危害。

1、症状及病因:该病多在鸡腿菇子实体发育期侵染菌盖。常在菌盖顶端出现黑色斑块。在环境湿度偏低条件下因鸡腿菇的生长发育会使病斑龟裂成不规则的斑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白色霉状物形成,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孢子。该病不会造成子实体发生腐烂及散发出臭味,基本上不影响其正常发育,只是造成商品质量的下降。该病原物生长在土壤及有机物上,通过覆土及喷水传播。直接向菇体喷水,菇房内温度在15 -25摄氏度 ,湿度在90-95%,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极易发病。

2、防治方法:

①子实体生长期间,覆土层已偏干不粘手为宜,若出菇环境湿度过大,可加强通风换气;

②出菇期间严禁向菇体直接喷水增湿或向畦床浇水;

③防治参照疣孢霉防治部分。

免费加群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