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把旱作区农业定义为低效农业。而如今在我国旱作区,一种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这是一项低耗、的农业综合措施,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农作物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增产效果显着,早在2007年,我国旱作区生产的粮食就占粮食总产量的45%,是我国粮食的“稳压器”.
覆膜栽培促增产
走进河北省张北县大西沟村时,村民郭万云正在检查自家覆膜玉米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覆膜栽培增温保湿效果好、增产明显,很受村民们欢迎。
河北省土肥总站站长王贺军说,坝上地区十年九旱,无霜期短,传统上,春玉米产量低且不稳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增加玉米根际积温250℃至300℃,使玉米早熟10天左右,比裸地栽培每亩增产15%至30%.
据统计,当前我国有近10亿亩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大约85%的小麦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类是在旱地生产的。自然降水是旱作区农业主要的可利用水资源,但由于降水量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期与作物生长需水期错位,干旱损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威胁粮食。
农科院旱作节水农业学科首席研究员梅旭荣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一个生产性低耗水而结构性高耗水的状态,北方土多水少、南方水多土少,结构性缺水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降水的资源化率和耕地灌溉率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已接近极限,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是未来粮食生产的关键。
目前,我国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亿多亩,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年减小,旱作区由原来的产量低而不稳变成了现在的粮食主产区。甘肃省已在45个县区大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多个过去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的严重干旱区,如今已成为粮食生产先进县。
“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夺丰收的革命性措施。”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要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力争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实现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
两大瓶颈需破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旱作农业技术很受农民欢迎,各地发展旱作农业的劲头也很足。但仍有两大瓶颈制约着旱作农业技术的发展:一是资金难题,二是推广难题。
据财政部初步测算,在灌区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需投入4至6元。而在旱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仅需投入2元,相对而言,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有很高的比较效益。
旱作农业是一项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农机节水、管理节水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尽管单位面积投入资金的并不高,但我国旱作区多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自投资金的能力有限。
资金难题成为制约旱作以及推广的道瓶颈。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西北、华北地区旱作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但是,相对于资金缺口,仍显不足。目前山西省地膜覆盖粮食作物面积在700多万亩,且还有300多万亩潜力可挖,但目前补贴面积只有400多万亩。
专家建议,要增加旱作农业技术补贴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地膜覆盖的补贴面积。同时要扩大补贴范围,可以对秸秆还田、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玉米膜下滴灌等旱作节水技术给予补贴;对新型覆盖机具、机械铺膜作业、技术培训等给予补贴。
旱作农业推广的第二大瓶颈在于推广配套技术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关键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未能建立,技术研发力量仍显分散。
目前一些省区只在主要农业区建立了土壤地力和墒情监测点,尚未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难以准确掌握土壤墒情状况,主要依靠农民传统经验和技术人员眼看、手摸来判断土壤干旱程度,影响了技术效果的大发挥。
相当部分旱作区已推广的技术以单项技术居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少,技术推广发展不平衡。在许多地方,地膜回收体系并没能有效建立,白色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青海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吉环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省虽已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旱作农业技术,但技术研发能力总体仍比较薄弱,且力量分散,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手段不足,导致重大旱作农业技术研发滞后,技术成果普及速度慢。
三重效应尤可期
甘肃省广河县买家巷镇王家村农民马福海以种植覆膜玉米为先导,搞起了牛羊养殖。在该村,覆膜玉米种植面积1300亩,年产玉米秸秆6500吨。瞄准“种养结合”,马福海成立王家牛羊饲养农民合作社,共有牛羊圈舍627间,青储窖9000多方,社员年人均收入8000多元。
梅旭荣指出,旱作农业不仅是我国粮食的“稳压器”,还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线”、生态的“大屏障”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点”.以旱作农业技术的增产增收为先导,旱作区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正发生变化。
旱作农业技术的主要对象是玉米和马铃薯两大作物。随着近年饲用及粮饲兼用型玉米需求量上升、转化加工较快发展,市场价格上涨带动了全膜玉米种植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甘肃省民和县种植的全膜玉米,亩产草饲料可供1头牛一年的粗饲食用,牛粪来年可作为2亩地的有机肥料。全膜玉米所产秸秆,有效带动了养殖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旱作区农业结构调整具备旱作技术带动型的独特优势。旱作区光热资源相对丰富,物种多样,结构调整空间大。特别是通过综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地膜玉米、向日葵、瓜菜、中药材等区域优势作物种植,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
旱作技术的生态功能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我国沙尘暴沙源的51.8%为旱作区的退化草地,30.3%为旱作农田,保护利用好旱作农田和草地成为防治沙尘暴的道屏障。农民们沿等高线起垄覆膜,既可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散失,又能有效抑制尘土被风吹起,防止粉尘污染,改善生活环境。特别是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地,可以逐步退耕还草还林,生态环境得以优化,实现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