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来源
该品种是石家庄市农科院于93年用矮秆抗倒、品质优良的石92-5096做母本,抗病、抗倒、成穗率高的冀麦23做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7年异地交替定向选育而成的集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优质于一体的冬小麦新品种。2000年出圃,2004年审定通过,审定名称为石麦12号(审定编号:冀审麦2004004号)。
二、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抗寒性较好;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旗叶上举,株高73厘米左右,穗层整齐,茎秆坚硬,弹性好,抗倒力强;穗长方型,穗长8.5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穗粒数34个左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44克左右;容重800克/升左右;高抗条、叶锈,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落黄好。
三、突出优点
表现高产稳产:
2002年参加院初比试验,平均亩产550.7公斤,较对照“石4185”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居12个参试品系位;2003-2004年参加和河北省区域试验,范围涉及到5个省份42个点次平均亩产525公斤,高亩产达670.91公斤,经2003-2004年大面积生产示范一般亩产在500公斤以上,2004年辛集市马兰农场高产示范田12亩,平均亩产618公斤;2005年河北省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石麦12号作为高产品种,在辛集试区经专家田间测产,亩产达628.47公斤,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抗倒伏能力强,适合高水肥地种植:
株型紧凑,旗叶上冲,叶片短小、清秀、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弹性好,经多年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种植,在千斤以上的中高肥力情况下种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
抗病性好:
省区试抗病性鉴定,高抗条、叶锈、白粉病,抗干热风、落黄好。
抗寒性好:
2003年省区试抗寒性鉴定(河北唐山遵化),越冬率为99.8%,国家黄淮麦区北片区试鉴定越冬率为100%;省区试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衡水6点试验结果越冬率均为100%,区试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新疆五省区13点试验越冬率平均为。
2004年,省区试抗寒性鉴定(河北唐山遵化)越冬率为100%;省区试在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沧州、衡水7点中有6点越冬率为100%,1点98%;在国家黄淮区试抗寒性鉴定越冬率为100%。该品种因颖壳较紧,生产上表现抗吸浆虫性较好。
四、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播量:
石麦12号前期生长发育较快,不宜早播,早播易造成旺长。在适宜推广区内提倡推迟播期,晚播不晚起晚播能高产。适期播种为10月5日-15日为宜,播期范围10月5日-30日。高水肥地在适宜播期内亩基本苗20-22万,中等水肥地力亩基本苗23-25万为宜。如抢墒播种,秸秆还田或晚播麦田可适当增加播量。
整地与底肥:
在浇足底墒水的基础上要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一般亩施粗肥二方以上,底化肥氮磷钾配合,磷酸二铵20-25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磷酸锌1公斤。根据地力基础可适当调整底肥和化肥的用量。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冬前务必要浇好封冻水,返青后根据苗情墒情科学浇好水,高产壮苗麦田水在起身为宜,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18公斤,地力不足,旱情严重苗情较差的麦田可提前到返青初期浇水追肥,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8-21公斤,中后期浇水根据降水情况、土壤墒情、苗情科学合理浇水,但一般要浇好抽穗水,防止卡脖旱的危害。
病虫害防治:
播前要进行种子包衣或用杀虫剂加杀菌剂混合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黑穗病。出苗后喷杀虫剂防治病毒病;抽穗、扬花期要用杀虫杀菌剂混合叶面喷施,防治麦蚜和各种病害。一般在抽穗前及抽穗后各一次,两次效果佳(强调每次喷药每亩3桶药水为宜)。
五、适宜范围:
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相邻省份在同等条件下可引进示范种植。